2023.03.20
雲林.古坑 台版嵐山尋幽篁 古坑咖啡獻天皇

文/人間社記者周美瑩 雲林古坑草嶺漫山遍野的竹林,可媲美日本京都嵐山,因此有「台版嵐山」的美譽。80餘年前,日本人在荷苞山栽種咖啡,因品質極佳,獲選為進貢日本天皇的聖品,古坑因此也被稱為「台灣咖啡原鄉」。 有關「古坑」地名由來,眾說紛紜。有一說指當地在清康熙年間即已開發,先民在河床種植瓜類,因此...

2023.03.13
南投.集集 清濁同流說集集 獅象守水口寶地

文/人間社記者胡堯儲 南投縣集集鎮地處清水溪、濁水溪交匯處,有「清濁同流」之稱。清朝總兵吳光亮受命開山撫番,在此留下「開闢鴻荒」石碣;集集攔河堰修築時,為免石碣沒入溪中,特別斥資2億元改變壩軸位置,因此石碣又稱「2億古蹟」。 集集早期是布農族與邵族的聚落,如今為日月潭風景區南側入口。清康熙61年...

2023.03.06
彰化.埔鹽 挪威選手冠軍帽 順澤宮紅到國外

文/人間社記者黃淑慧、梁金福 2019年在法國舉行的世界鐵人三項,挪威選手古斯塔夫.伊登(Gustav Iden)奪得冠軍,因他頭戴「埔鹽順澤宮」鴨舌帽參賽,讓台灣宮廟帽意外登上國際舞台,也讓順澤宮名噪一時,伊登不僅獲邀來台,還獲頒彰化榮譽縣民證。 糯米原鄉 典型閩南農村 埔鹽鄉位於彰化縣中央...

2023.02.27
台中.東勢 客家山城東勢角 生態美景樂逍遙

文/人間社記者李雪麗 台中東勢有「水果之鄉」的美譽,東勢林場生態豐富,有「中部陽明山」之稱;當地的巧聖先師廟、鯉魚伯公廟,各具文史特色;流傳百餘年的新丁粄節,以「鬥粄」、求文昌等活動,發揚客家傳統精神,饒富趣味。 東勢舊稱「東勢角」,由於位居豐原東邊的偏僻地區,在未開發前,屬於泰雅族與巴宰族的荒...

2023.02.20
苗栗.苑裡 鴨稻合耕彎麗米 草編蓆帽創奇蹟

文/人間社記者黃惠雯 苗栗縣以丘陵地形居多,苑裡是少數擁有平原的鄉鎮,所生產的稻米質量高居全縣之冠,向來有「苗栗穀倉」的美譽;自日治時代起,苑裡藺草工藝即名聞全台,曾年銷1600萬頂藺草帽,創下織品外銷的經濟奇蹟。 苑裡早期屬於道卡斯族領域,地名源自道卡斯族聚落「喔灣麗」社,後來簡化為「灣麗」、...

2023.02.06
新竹.竹東 橡棋林客庄風情 傳唱九腔十八調

文/人間社記者葉淑美 新竹縣竹東鎮曾是商賈往來的木材重鎮,與東勢、羅東並列為台灣三大林業集散地,台鐵內灣線昔日就是為了運輸石灰、水泥、木材及林產而開發;境內以客家族群居多,每年舉辦客家山歌比賽,傳承客家生活文化。 竹東古名「橡棋林」,肇因於先民初到時,見橡棋樹繁茂成林,因橡棋又名樹杞,因此也稱為...

2023.01.30
桃園.龍潭 蝶翼翩翩魯冰花 石門水庫龍泉茶

文/人間社記者黃月貴、謝佩蓁 龍潭位於桃園台地最南端,是台灣最早種植魯冰花的地區。龍潭出身的台灣文學家鍾肇政,以小說《魯冰花》開啟大河小說的序幕;當地元宵活動「迎古董.接財神」,以互開玩笑方式進行,曾列入全國客庄12大節慶。 龍潭因有一口大陂塘,早年遍生野菱,而被稱為「菱潭陂」。相傳陂塘有一處湧...

2023.01.16
新北.石碇 淡蘭古道飄茶香 百年山城話石碇

文/人間社記者王麒瑋、賴愛珠、連曼欽 台灣第二大水庫─翡翠水庫,主要蓄水區在新北市石碇區,上游的石碇千島湖,層巒疊翠,風景如畫;境內有皇帝殿、筆架山等登山景點,加上老街特殊的吊腳樓、不見天街、百年石頭屋等建築,形成獨特的人文風光。 「石碇」地名由來,一說是因早年船隻沿景美溪而上,當船伕靠岸時,為...

2023.01.09
台北.松山 萬商雲集渡船頭 淡蘭官道小蘇州

文/人間社記者周倫、王麒瑋 松山位於台北、宜蘭之間,昔日是淡水廳到噶瑪蘭廳的「淡蘭官道」重鎮,市街因基隆河而興盛,早年渡船口商賈雲集,萬頭攢動,因而有「小蘇州」之稱;由於區內商圈林立、金融機構匯聚,被喻為「台北華爾街」。 松山舊名「錫口」,地名源自凱達格蘭族語「貓里錫口社」,原意為「河流彎曲之處...

2023.01.02
宜蘭.冬山 萬里長空浮紙鷂 生態綠舟樂逍遙

文/人間社記者連曼欽 宜蘭縣冬山鄉舊名「冬瓜山」,以鄉公所南方有一座形狀類似冬瓜的山而得名。每當農曆九月農閒時刻,當地颳起「九降風」,農民總會以放風箏為樂,逐漸發展為「冬山風箏節」,因此冬山也被譽為「風箏的故鄉」。 風箏四藝 放飛追雲逐夢  台灣俗諺:「九月九,風吹(風箏)滿天哮」,農曆九月,...

...
1 2
...
7
1 / 7
熱門新聞
訂閱電子報
台北市 天氣預報  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

《人間福報》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,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,乃以推動祥和社會、淨化人心為職志,以關懷人類福祉、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,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、廣度與深度,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;強調內容溫馨、健康、益智、環保,不八卦、不加料、不阿諛,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,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、延續宇宙無窮慧命,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。自許成為「社會的一道光明」的《人間福報》任重而道遠,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「傳播人間善因善緣」的理念之際,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,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,具體實現「人間有福報,福報滿人間」的目標。
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:70470026

 
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

Copyright © 2020 人間福報 www.merit-times.com
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