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.11.28
環境部發表首次自願檢視報告 3指標尚待努力

聯合國2015年提出提出SDGs(永續發展指標),環境部在2017年改制前發布第一版永續發展自願檢視報告(Voluntary Department Review, VDR),今年8月升格為環境部後今天發布首次的VDR,報告內容指出,人均有害事業廢棄物比例偏高、碳足跡認證不足、溫室氣體減量等3指標仍未達標。

2023.11.26
盼延續好生態 大窠坑溪二期改善工程將開工

流經新北泰山、五股一帶的大窠坑溪經新北水利局改善工程後,惡臭水質及環境髒亂都消失了,更成功復育生態,但更上游段卻仍未整治,居民都盼能再延伸,改善該段環境髒亂問題。水利局表示,已規畫二期工程,從堅實橋做至山腳溪橋,本月已決標,今年底開工、明年底完工。

2023.11.24
向海致敬 全台海岸有人管海廢垃圾減六成

海廢垃圾多,行政院109年5月核定「向海致敬-海岸清潔維護計畫」,明確界定全國1990公里海岸權管機關,讓每寸土地都有人管,每寸土地都乾淨,109年至112年10月已清理21.2萬噸海廢垃圾,而現存海廢垃圾數量也減少六成;但實施漁船刺網實名制,三年來覆蓋率85%,仍有漁民覺得麻煩不願配合。

2023.11.23
廢棄石棉處理 環境部修法制訂規範

環境部修正「一般廢棄物回收清除處理辦法」部分條文。環境部表示,為配合實務運作,加強建築物拆除產出石綿瓦廢棄物分類、貯存、排出、清除及處理的管理,另為拓展石綿瓦廢棄物處理技術,參考國內外處理方式,增訂固化法及化學處理法定義。

2023.11.22
動物當聰明用路人 太平山黃喉貂、山羌走脫困道避車

宜蘭太平山聯外道路「宜專一線」隨著國旅升溫,車流增加,野生動物如黃喉貂、山羌、白鼻心等遭路殺風險也提高,不過近日牠們找到了一條避開車流的道路,那就是路旁的排水溝脫困通道。林業署宜蘭分署半年來拍下多個動物利用脫困通道穿越馬路的畫面,揭露這場無心插柳的意外發現。

2023.11.21
丹大保護區尊重部落意見 劃設達成共識

信義鄉未來是否劃設丹大野生動物保護區,林業保育署南投分署表示,上周已透過「南投縣信義鄉濁水溪線」原住民族地區資源共管會討論,已取得部落的共識,決議將進行保育計畫修正,完成名稱、劃設、範圍、分區規畫與保護利用等管制事項,再於部落會議中進行諮商同意。

2023.11.14
研究:淨零排放應復育野林 並減少人為碳排

根據13日發表的最新研究顯示,復原全球原本自然存在的森林,可吸收碳排約合世界整年排放量的22倍,但淨零排放要的是復育野林而非盲目造林,且仍要致力減少人為碳排。

2023.11.13
花蓮黑熊「達古阿里」傷癒 布農族祈福送行

2023年7月一隻84公斤雄性台灣黑熊於卓溪鄉咖啡園,遭山豬吊陷阱受困被救出,經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團隊悉心照養4個多月,復原情形良好,評估健康無虞。由當地布農族清水部落命名為Da qu-ali(發音為「達古阿里」)後,13日順利野放重返山林。

2023.11.12
瀕危「東方白鸛」現身金山 韓國嬌客A20疑一直都在

近日有鳥友在新北市金山清水農地發現7隻「東方白鸛」,是名列華盛頓公約鳥類紅皮書瀕危等級的鳥,有5隻已飛走,其中2隻還在附近,其中一隻腳繫有A20腳環,是4年前從韓國野放飛來台灣,吸引鳥友搶拍,但A20到底是一直留在台灣,還是回韓國再來,引發鳥友熱烈討論。

2023.11.10
日本外海誕生「全球最新島嶼」 從海中冒出影片曝光

日本小笠原群島硫磺島外海自10月21日以來觀測到頻繁的火山活動,而後在10月30日一次火山噴發中,大量的石塊、岩石從海底火山口噴出,沉積後形成陸地,一座新島嶼隨就此誕生,而日本海上自衛隊更透過照片記錄下該島嶼從海中冒出的過程。

...
1 2
...
64
1 / 64
熱門新聞
訂閱電子報
台北市 天氣預報  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

《人間福報》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,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,乃以推動祥和社會、淨化人心為職志,以關懷人類福祉、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,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、廣度與深度,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;強調內容溫馨、健康、益智、環保,不八卦、不加料、不阿諛,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,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、延續宇宙無窮慧命,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。自許成為「社會的一道光明」的《人間福報》任重而道遠,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「傳播人間善因善緣」的理念之際,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,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,具體實現「人間有福報,福報滿人間」的目標。
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:70470026

 
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

Copyright © 2020 人間福報 www.merit-times.com
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