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些沒尾巴動物

文/囡仔 |2023.09.29
285觀看次
字級
圖/123RF

文/囡仔

人類並不是唯一沒有尾巴的哺乳動物,沒有尾巴的動物很多,動物王國裡沒有尾巴的生物,有些是天生就沒有尾巴,有些則是因受傷或疾病而失去了尾巴,科學家研究過沒有尾巴對動物的影響,發現這既可以是優點,也可以是缺點。

平衡變向 作用不同



動物的尾巴有不同的作用,如小狗見到主人,會擺尾巴來表達善意的情感;獵豹奔跑時,透過揮動尾巴保持平衡,牠就能在不減速的情況下改變方向;鱷魚在游泳時左右擺動尾巴;猴子可將尾巴纏在樹枝上,好讓身體能吊掛在樹上;獅子能在戰鬥中配合四肢來捆綁獵物;恐龍可用尾巴攻擊敵人。

如果從生物進化與功能來看,動物進化得愈高階,且功能分工愈細,尾巴就會退化愈完全。如前面所提,生物尾巴的功能不外乎控制身體的轉向與平衡等,其中水中動物的尾巴還能用力幫助身體向前的功能,如果動物進化到高階階段,身體的平衡和轉向不再需要尾巴的幫助之後,尾巴就失去應有位置而趨向退化,就像如今的人類,正因為尾巴對人的作用已經小到了可以被淘汰,自然就選擇了淘汰尾巴,讓其退化掉。

其實人類以前是有尾巴的,由於人類在進化中頭腦變得愈來愈發達,可以透過手腳就能進行正常的捕獵和活動,尾巴的作用不大,慢慢就消失了。

不過,要提醒一下,所有無尾哺乳動物,實際上都有一個內部殘留的尾巴,也包括人類。

無尾動物 並未少見



哺乳動物除了人以外,蹄兔目、靈長目中的長臂猿科、猩猩科,以及袋鼠目中的樹袋熊都沒有尾巴。另外蝟形目、披毛目、袋鼠目袋熊科的尾極短,近似沒有。兩棲動物中的青蛙、蟾蜍沒有尾巴。另外一些低等的生物更是有很多沒有尾巴,如蝸牛、河蚌、蜘蛛、螳螂、海星、毛毛蟲、蝴蝶等等。

動物的尾巴在進化過程中的存廢,都遵從用進廢退的法則,有用的就會不斷地進化完善,無用的則逐漸退化,因此還有尾巴的動物,就還有其各自的作用及用途吧!

熱門新聞
訂閱電子報
台北市 天氣預報  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

《人間福報》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,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,乃以推動祥和社會、淨化人心為職志,以關懷人類福祉、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,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、廣度與深度,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;強調內容溫馨、健康、益智、環保,不八卦、不加料、不阿諛,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,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、延續宇宙無窮慧命,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。自許成為「社會的一道光明」的《人間福報》任重而道遠,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「傳播人間善因善緣」的理念之際,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,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,具體實現「人間有福報,福報滿人間」的目標。
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:70470026

 
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

Copyright © 2020 人間福報 www.merit-times.com
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