農業照明衝擊環境 1作法降低光害

 |2023.09.26
192觀看次
字級
暗空協會與彰化二林、立委陳椒華金召開記者會,呼籲環境部及農業部正式光害問題。記者胡瑞玲/攝影

【本報台北訊】過去農民會在夜間使用燈照延長產季,後改用紫光LED燈取代高壓鈉燈,來降低夜間燈照對環境的衝擊。但暗空協會指出,不間斷的照燈仍會對生態、環境造成影響,建議燈具加上燈罩,落實「暗天不暗地」作法,不僅可減少光害,也能提高照明效率。

暗空協會會長林正修指出,目前照燈來增加產量的蔬果包含彰化火龍果、埔里皎白筍及台東釋迦,過去農業部補助農民照燈增加產量,卻忽視光害問題,隨著2050淨零政策及永續環境意識抬頭,光害對環計所造成的外部問題需被重視,並加以立法進行管制。

林正修表示,透過特定光線頻譜能幫助蔬果短時間內快速成長,從一年2收增至4至5收,雖對經濟有益,但環境卻面臨更大負擔,周遭動植物及昆蟲無法夜晚休養生息,昆蟲的趨光性會讓牠們潮光源靠近,蛾類無法進行正常繁殖交配、植物生長周期被迫改變,過量的光線讓距離好幾公里遠的地方都被溢散的輝光影響。

暗空協會與彰化二林農民試驗使用燈罩情況。圖/暗空協會提供

今年3月起與彰化二林果農合作,嘗試加裝燈罩,初期用塑膠碗罩在燈泡上,但發現雨水會流入減少燈具使用期限,加上塑膠碗並不環保,不符合淨零目標,8月測試後發現,使用鋁製燈罩的照度可從180 lux將至40 lux,還能避免雨水損害燈具,並讓光源直接照射不溢散,不僅降低光汙染環境,也落實「暗天不暗地」作法,提高照明效率。

林正修說,雖不鼓勵照燈,但可協助果農循序漸進減少照燈對環境的負擔,為實際觀察鋁製燈罩的使用效果,從9月中秋時節起,將在彰化二林果能的田地裝設50盞燈照並進行1年的測試;由於還在測試階段,因此燈具只能手工製作,無法量產,製造成本不含人力約30元,若測試結果良好,盼未來可量產且能申請中央補助。

除了農業光害,道路光害也可改善。林正修指出,過亮的路燈照明也會影響周邊短日作物的問題,為此,協會在彰化二林香田里執行路燈角度調整,針對香田國小旁儒林路上的路燈,將原本120度角的燈架換成90度角的A架,不僅減少向上的溢光、對動植物的侵害,也能避免影響短日照的作物。

圖/暗空協會提供

林正修表示,針對台灣光害問題,希望環境部提升光汙染為院頒行政命令,指導各部會控制光害蔓延,另外,農業部也應制定農業照明準則,將外部環境成本納入評估,從嚴審查各類照明補助,並輔導農民慎用照明,鼓勵加裝燈罩,並新增「無光害蔬果」標籤。

環境部表示,針對光害防治指引檢討,預計年底會再提出;在指引部分,由於實際使用上涉及許多部會,包含交通部(公路路燈)、農業部(作物照明)、內政部(廣告招牌)等須專業考慮,因此須由目的主管機關來訂定相關規範。

農業部表示,針對燈罩調節對農民的經濟是否有顯著成長;改良燈具在結構、距離、燈罩、光度部分也需討論,另外,也會在研究如何輔導農民在不影響產量的情況下,達到更省電及降低環境衝擊的方式;能源局說,會針對照明效率來努力,至於電費補助部分,是納入縣市政府節電輔導經費中,未來若要申請須提出光害防治計畫書。

熱門新聞
訂閱電子報
台北市 天氣預報  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

《人間福報》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,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,乃以推動祥和社會、淨化人心為職志,以關懷人類福祉、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,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、廣度與深度,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;強調內容溫馨、健康、益智、環保,不八卦、不加料、不阿諛,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,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、延續宇宙無窮慧命,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。自許成為「社會的一道光明」的《人間福報》任重而道遠,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「傳播人間善因善緣」的理念之際,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,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,具體實現「人間有福報,福報滿人間」的目標。
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:70470026

 
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

Copyright © 2020 人間福報 www.merit-times.com
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