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台北賦格」街區藝術展 9位攝影師帶你發掘巷弄風情

曹麗蕙 |2023.09.23
677觀看次
字級
水島貴大《巷長們》,影像主要聚焦在赤峰街區的巷長及其家人,透過肖像攝影與繪畫的創作技巧,展現文青聖地盛名背後最平凡的人文日常,圖為民眾觀賞照。圖/當代館提供、鄧毅駿攝影

【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】台北當代藝術館「城市密碼‧台北賦格」街區藝術展,即日起登場,由國內外9位攝影師踏查當代館、捷運中山站到雙連站間的街廓景觀,再透過鏡頭展開一系列的書寫實踐,讓民眾在街頭就能巧遇一幅幅攝影創作,發掘赤峰街區白日到夜晚的巷弄風情。展期至11月19日。

當代館表示,展覽名稱中「城市密碼」為一種隱藏在城市中的信息和故事,而「賦格」是音樂學上不同的聲部組合在一起形成和聲的概念。

策展人沈昭良說明,「台北賦格」是來自台灣、日本、法國及馬來西亞的9位藝術家,匯集在台北進行的共同創作,透過攝影實踐,由內而外,由遠而近,由具體而抽象,兼具迂迴與直視、純粹與形變的元素,呈現對台北這座城市獨特風貌和觀察的紀錄。

循著當代館到心中山線形公園的路徑,首先看到建成國中古蹟窗框上攝影師何鴻志《暗訪》系列作品。圖/當代館提供、鄧毅駿攝影

循著當代館到心中山線形公園的路徑,首先看到建成國中古蹟窗框上攝影師何鴻志《暗訪》系列作品,攝影師刻意於商圈人潮散去的深夜時分,帶著相機探訪巷弄,影像披露熄燈後,這座城市最赤裸與靜謐的身影。

水島貴大《巷長們》,影像主要聚焦在赤峰街區的巷長及其家人,他們世世代代生活於此,是鄰里間重要訊息的傳遞樞紐,透過肖像攝影與繪畫的創作技巧,展現文青聖地盛名背後最平凡的人文日常。

接著沿著心中山線形公園前進,映入眼前的是黃郁修尋訪神龕在工商場域中的《商神》。圖/當代館提供、鄧毅駿攝影

接著沿著心中山線形公園前進,映入眼前的是黃郁修尋訪神龕在工商場域中的《商神》,神龕在商業環境中的存在,不僅是一種信仰的表達,更因為相異的文化背景延伸各式宗教信仰與需求,表現出多樣性的人文風貌。

鄧毅駿觀察巷弄轉角的《三角窗》,無論住宅或店家前都保留了大量植物,他的影像展現了這些植物各式生長的樣貌,引發觀者對街道景觀與功能性的重新思考。

當代館表示,展覽期間策展人沈昭良與參展藝術家,也將親自帶領民眾展開兩場白天與夜晚的漫遊導覽。

「城市密碼‧台北賦格」展出期間,策展人沈昭良與參展藝術家,也將親自帶領民眾展開兩場白天與夜晚的漫遊導覽。。圖/當代館提供、鄧毅駿攝影

熱門新聞
訂閱電子報
台北市 天氣預報  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

《人間福報》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,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,乃以推動祥和社會、淨化人心為職志,以關懷人類福祉、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,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、廣度與深度,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;強調內容溫馨、健康、益智、環保,不八卦、不加料、不阿諛,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,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、延續宇宙無窮慧命,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。自許成為「社會的一道光明」的《人間福報》任重而道遠,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「傳播人間善因善緣」的理念之際,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,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,具體實現「人間有福報,福報滿人間」的目標。
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:70470026

 
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

Copyright © 2020 人間福報 www.merit-times.com
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