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廢棄劇院 演故事呼籲愛地球

 |2023.09.23
245觀看次
字級
英國溫室劇院從屋頂、牆壁到室內的環型長座椅,皆以廢棄材料或回收材料建造。圖/取自溫室劇院官網
除了表演與環境、環保及自然主題相關的故事,溫室劇院還舉辦各種活動,例如:互動音樂劇、表演工作坊等。圖/取自溫室劇院官網
英國溫室劇院從屋頂、牆壁到室內的環型長座椅,皆以廢棄材料或回收材料建造。圖/取自溫室劇院官網

【本報綜合報導】在英國倫敦金融區鋼鐵大樓的包圍下,一棟由回收木材製成的低層建築拔地而起,它是由26歲藝術總監薩維奇(Oli Savage)領導的團隊溫室劇院(The Greenhouse Theatre)所建造,宗旨是愛惜地球環境,也是英國第一家「零廢棄劇院」。薩維吉說,談到氣候變遷與環境問題,往往伴隨令人生畏的數據及科學,「但溫室劇院希望運用故事讓人們得以感同身受」。

溫室劇院的「零廢棄」理念,除了表演內容,也發揮在劇場的環境;該空間的屋頂、牆壁到室內的環型長座椅,皆以廢棄材料或回收材料搭建。

薩維吉表示,他從木材回收廠取得木材,鋼架則是貿易展覽用過的材料,以非常便宜的價格賣給他們。至於屋頂架上PVC波浪板,是為了充分利用倫敦夏季長時間的日照,讓表演不須額外燈光能源。

劇院從裡到外 都圍繞永續發展

薩維吉表示:「我們用的每一件物品都有生命期限,當我們不再需要它,必須非常努力讓它們還能繼續開始下一段『生命』。」

薩維吉在19歲那年,注意到劇場的環保問題。當年他的好友撰寫了一齣名為《燕子》(Swallows)的戲劇,戲中談到生態恐怖主義,描寫人類與環境如何互相傷害的寓言故事。

這份劇本啟發了薩維吉,他說,一場成功表演不只關乎戲劇,劇院空間及行銷手法等裡裡外外的環節,都必須反映戲劇的核心精神。如果一齣談論環保的戲,卻製造大量垃圾,那他也免不了感到「偽善」。起心動念後,薩維吉在3年後創造了溫室劇院。

薩維吉說,溫室劇院的觀眾為16~35歲的年輕族群。在英國,年輕人十分關注環境危機,但又抱持悲觀主義,不知道自己有能力改變什麼,「我希望溫室劇院讓他們了解,永續發展比他們想像得更輕鬆、更有趣」。

除了表演與環境、環保及自然主題相關的故事,溫室劇院還舉辦各種活動,包含輕鬆的互動音樂劇、表演工作坊、手作創作課程、二手市集等。

此外,溫室劇院還與「碳素養信託基金」(Carbon Literacy Trust)合作,與其它表演團體分享如何在成本與環保間,取得平衡的綠色教戰守則。

廢棄蛋盒、海廢 變舞台材料

除了英國,台灣也有實踐「友善環境」、「零廢棄」目標的「自然而然劇團」,該團由鄒雅荃與波蘭女演員卡霞(Kaxia)在2014年創立。2020年,他們推出環境教育劇《滾地球》,並到處收集廢棄雞蛋盒、海洋廢棄物搭建舞台,打破劇場會有亮麗戲服、道具及舞台的刻板想像,為劇場開創出許多永續的製作方式。

在受限條件下,鄒雅荃與團員憑藉敏銳的藝術眼光,從二手衣販賣店、衣物回收站、布料行,尋找二手衣物、剩餘布料,藉由創意剪裁、拼貼,重製成戲服;舉例而言,他們曾為了一個貓頭鷹角色的戲服,收集大量白色塑膠袋、廢棄布條、吸管及一件二手新娘小禮服,再製出羽毛、頭冠的效果,秀出不同的美學創意。

雖然從收集到改造的成本及時間,遠超過買新服,但鄒雅荃表示,無論大人、小孩,住在都市、鄉村,都是在自然環境裡生活,不可能獨立於這個地球生態,「我想透過藝術,讓大家看到更多零廢棄實踐的可能性」。

熱門新聞
訂閱電子報
台北市 天氣預報  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

《人間福報》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,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,乃以推動祥和社會、淨化人心為職志,以關懷人類福祉、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,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、廣度與深度,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;強調內容溫馨、健康、益智、環保,不八卦、不加料、不阿諛,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,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、延續宇宙無窮慧命,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。自許成為「社會的一道光明」的《人間福報》任重而道遠,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「傳播人間善因善緣」的理念之際,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,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,具體實現「人間有福報,福報滿人間」的目標。
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:70470026

 
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

Copyright © 2020 人間福報 www.merit-times.com
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