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廟合作發揚信仰文化 聖公媽廟特展躍然紙上

羅智華 |2023.09.22
246觀看次
字級
為讓聖公媽廟的歷史內涵讓大眾了解,廟方委託中山大學中文系「閩南民間文學與文化采風」課程師生,集思廣益策畫「古往今來成萬應、創新轉譯話聖公──苓雅聖公媽廟特展」。圖/中山大學

【記者羅智華高雄報導】自清朝以來享有盛名的高雄市聖公媽廟,又稱萬應公廟,在當地香火鼎盛。為讓聖公媽廟的歷史內涵讓大眾了解,廟方委託中山大學中文系「閩南民間文學與文化采風」課程師生,集思廣益策畫「古往今來成萬應、創新轉譯話聖公──苓雅聖公媽廟特展」,於聖公媽誕辰慶典期間展出至九月二十九日。

展場共分為兩大區域,中文系系主任羅景文指出,第一區是「古往今來成萬應」,藉由沿革記錄,日治時期報刊資料、歷史地圖、航拍照片來介紹聖公媽廟發展軌跡。第二區是「創新轉譯話聖公」,學生以聖公媽廟為發想主軸,透過「轉譯」手法,結合民間信仰與文創設計,設計出活潑有趣的信仰小物。

像這次展出的「聖公媽廟紅包袋及互動貼紙開門折頁」、「聖公媽廟24HR不打烊販賣機」、「保安萬民萬應盒」、「共同的記憶」桌遊等展品,就是希望讓聖公媽的信仰被更多人了解,傳揚聖公媽的慈悲精神。

聖公媽廟常務委員呂建利談到,聖公媽廟與中山大學互動良好,這次邀請師生策展,希望能達到大學興廟、大廟興學成果,讓學廟之間互興互榮,藉此保存信仰文化。

熱門新聞
訂閱電子報
台北市 天氣預報  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

《人間福報》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,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,乃以推動祥和社會、淨化人心為職志,以關懷人類福祉、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,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、廣度與深度,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;強調內容溫馨、健康、益智、環保,不八卦、不加料、不阿諛,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,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、延續宇宙無窮慧命,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。自許成為「社會的一道光明」的《人間福報》任重而道遠,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「傳播人間善因善緣」的理念之際,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,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,具體實現「人間有福報,福報滿人間」的目標。
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:70470026

 
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

Copyright © 2020 人間福報 www.merit-times.com
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