挹注校園正能量 覺培法師專題演講闡述三好成就好素養

羅智華 |2023.09.21
1042觀看次
字級
為發揚三好真諦,彰化縣長王惠美(前排左七)邀請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祕書長覺培法師(前排左六)蒞臨縣府演藝廳,以「三好成就孩子好素養」進行專題演講。深入淺出內容令全場數百位聽眾深受感動、迴響熱烈。圖/人間社記者李崑銘攝

【記者羅智華彰化報導】為安定社會人心,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於一九九八年發起「三好運動」,提倡做好事、說好話、存好心,廣受各界肯定。為發揚三好真諦,彰化縣長王惠美特別邀請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祕書長覺培法師,於今天蒞臨縣府演藝廳,以「三好成就孩子好素養」進行專題演講。覺培法師闡述大師如何將三好向下扎根、推動三好校園,透過教育火種啟動善循環,深入淺出內容令全場數百位聽眾深受感動、迴響熱烈。

擔任主持人的《遠見》行銷部暨領導影響力學院總經理林芳燕,開場時談到,星雲大師推動的三好運動深入各界、各級校園,更成為改變社會的力量。如同遠見.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說過,大師投入畢生心力改善了人心、改善了社會,所謂「教育之道無它,唯愛與榜樣」,星雲大師正是我們最好的榜樣。

活動下半場為交流論壇,右起遠見雜誌行銷部暨領導影響力學院總經理林芳燕主持,國際佛光會秘書長覺培法師、彰化縣長王惠美、彰化藝術高中學務主任高鴻賓、彰化市三民國小校長江俊穎與談。圖/人間社記者李崑銘攝

教師出身、向來重視品格教育的王惠美談及,感謝星雲大師提倡三好薰陶學生優良品格,塑造親、師、生和諧關係;很榮幸邀請榮獲教育部「推展社會教育有功個人獎」的覺培法師前來演講,讓更多人有所啟發,帶動家庭與社區共好。

演講甫開始,覺培法師先播放一段影片呈現大師揮毫一筆字的心路歷程。覺培法師談到,大師一生重視品格教育,認為這是提升社會的基石。為此,大師病後仍堅持提筆書寫「一筆字」,藉義賣籌募善款,舉辦星雲教育獎、三好校園實踐學校選拔、星雲真善美傳播獎等獎項挹注三好正能量,讓照顧學子的香火生生不息。

何謂三好?覺培法師談到,三好不僅是身、口、意的實踐,亦是人間真、善、美的發揚。他分享最近讀的一本書《正向語言的力量》,書中提到語言力量比意念或內心話更為強大,此書主題也恰好呼應大師推行三好的重要性。

覺培法師表示,三好校園推行迄今邁入第十三年,獲得上千所學校響應,他並分享崎峰國小、板橋高中校長如何以三好翻轉校園的生命故事,透過有形、無形方式啟動善循環,令人聞之動容。

覺培法師談到,三好不僅是身、口、意的實踐,亦是人間真、善、美的發揚。他分享最近讀的一本書《正向語言的力量》,書中提到語言力量比意念或內心話更為強大,此書主題也恰好呼應大師推行三好的重要性。圖/人間社記者李崑銘攝

為此,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與遠見.天下文化,特別於去年十月共同推出專書《三好,成就孩子好素養》,呈現十七間三好典範學校的動人故事。覺培法師感謝遠見.天下文化出版此書,引領大眾見證三好校園豐碩成果。

而讓人佩服的是,三好校園不只深耕台灣,也傳播至海外,像菲律賓就有五百所三好校園,當地學者還發表「三好校園實踐論文報告」,證實三好是推動社會安穩的力量。

演講活動下半場由王惠美、覺培法師、三民國小校長江俊穎、彰化藝術高中學務主任高鴻賓等人與談、分享三好經驗。王惠美談到,彰化設有品格教育輔導團、並訂定品格教育周,推動品格與科技教育,在校長、老師攜手耕耘下,讓彰化展現不亞於六都的良好教育力。  

江俊穎分享時談及,自己將三民國小當成大家庭經營,不只能說出全校學生名字,更了解每個孩子家庭背景,像是有經濟弱勢學生在他鼓勵下考上彰化第一志願,學校也善用三好校園經費設計藝術櫥窗,並鼓勵孩子將每天善行記錄下來,形塑校園美好氛圍。高鴻賓則表示,彰化藝術高中是無圍牆學校,除透過服務學習等正向管教來薰陶品格,也藉此培養學生「從他律變自律」的自我負責態度。

「三好不僅是活動,也是文化,以師生為起點,將三好如同心圓般從學校擴及家庭、社會。」覺培法師提到,國際佛光會可以擔任校長、教師後盾來攜手推三好,未來也希望與彰化縣府合作舉辦品格教育課程、啟迪孩子向善的品格力,為教育挹注活水。

除有與談人精闢分享,台下也踴躍提問,民眾洪瑞嬪、李長英等人問到如何實踐三好教育。對此,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副秘書長覺多法師談到,三好校園的推動設有執行辦法,並依學校規模循序漸進推行,像是第一年會以情境教育著手,讓學生在校園可以看到三好正向標語、耳濡目染,接著融入課程與學校活動,到了第三年則逐漸擴及至社區;使三好透過學校為起點,進而擴展出點、線、面的深度影響力。

對此,彰化縣教育處長蔡金田也談到,品格教育就是人文的一部份,彰化以人文底蘊、科技領航來推動,鼓勵學校推行三好,將三好從生活延伸至生命,讓三好內化於心、體現於外,實踐於日常生活中。

熱門新聞
訂閱電子報
台北市 天氣預報  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

《人間福報》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,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,乃以推動祥和社會、淨化人心為職志,以關懷人類福祉、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,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、廣度與深度,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;強調內容溫馨、健康、益智、環保,不八卦、不加料、不阿諛,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,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、延續宇宙無窮慧命,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。自許成為「社會的一道光明」的《人間福報》任重而道遠,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「傳播人間善因善緣」的理念之際,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,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,具體實現「人間有福報,福報滿人間」的目標。
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:70470026

 
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

Copyright © 2020 人間福報 www.merit-times.com
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