烏克蘭地鐵教室 讓學童重拾課本

 |2023.09.20
2519觀看次
字級
日前烏克蘭哈爾科夫「地鐵教室」開學,讓戰火下的孩童能夠告別線上課程。圖為學童參加開學典禮時跳舞。圖/美聯社
烏克蘭哈爾科夫的「地鐵教室」,讓孩童恢復上實體課程。圖/法新社

【本報綜合外電報導】9月1日是俄羅斯、烏克蘭等前蘇聯國家地區的「知識日」(Day of Knowledge),這天是全國大學、中小學開學的日子,學生們紛紛背起書包重返校園,即便是戰火下的烏克蘭與俄羅斯亦如是。

雖然因為空襲,烏克蘭有1300所學校被炸毀、3000所學校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;但開學日當天,仍有不少孩童背起書包返回學校;不過,他們踏進的並不是校園,而是地鐵站。

堅固環境躲砲彈 心理專家陪上課

哈爾科夫距離俄羅斯邊境只有45公里,俄烏戰爭爆發後改為全面線上授課,以維護兒童的安全;然而孩童在流離失所,以及戰火造成的創傷衝擊下,即使平安、健康,兒童的學習及社交能力也嚴重退步。

聯合國兒童基金會(UNICEF)統計,逾600萬名18歲以下的烏克蘭兒少,在疫情和戰爭雙重夾擊,已經4年無法正常上課、學習動力嚴重下降;此外,缺乏專業師資也是孩童學習中斷的原因之一,在戰爭爆發初期,超過2萬2000名教師離開烏克蘭、逾900人離開教職加入軍隊。

曾被俄軍占領、至今仍飽受威脅的哈爾科夫政府認為,與其在地面校園上課,遇到防空警報又來不及躲進防空洞,不如直接將地鐵站作為學習空間;今年6月開始評估,並將地鐵站改裝為學校,將導彈威脅機率降到最低,9月哈爾科夫已有約60間「地鐵教室」完工。

不同的地鐵站擁有的「教室」數量、位置也不同,教室除了有課桌椅、櫃子、黑板,也配備電腦、WiFi設施和火災警報器等,還有廁所與保健室,更有能躲避砲彈的堅固環境;地鐵教室1周上2天課,每次3小時,除了老師,也有心理專家在一旁觀察學生的學習和心理狀態。

一名單親媽媽科濟列娃(Nadia Kozyreva)表示,原本她和雙胞胎女兒一度搬離家鄉,然而流亡的生活並不好過,她的工作不穩定,難以支付女兒線上課程的設施與學費,女兒也很想回家。

當科濟列娃得知哈爾科夫有個可以讓孩子可以安心、安全上課的地方,她和女兒欣喜若狂,她們也成為第一批回到哈爾科夫上課的兒童。

漫畫卡通變教材 學習辨認爆裂物

烏克蘭至今仍空襲不斷,因此,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等機構協助下,烏克蘭兒童正在學習地下防空洞與演習安全知識,教材也包含地雷安全手冊,透過圖像、漫畫等教導兒童判斷爆裂物的原則及應變方式;烏克蘭教育單位更以烏克蘭國家緊急事務局的偵爆犬子彈(Patron)作為教材,推出卡通《守護犬》,藉由子彈的冒險故事,講述該如何辨認爆裂物、教導地雷安全知識等。

除了哈爾科夫地鐵成為學童的教室,軌道上行進的列車甚至成為政府各部門的指揮中心、決策小組,例如波蘭、斯洛維尼亞、捷克等中東歐國家地區領導人訪烏時,便於烏克蘭鐵路列車上開會;美國總統拜登2月也是搭乘「鐵路1號」直入烏克蘭首都基輔,火車成為移動式政治中心。

熱門新聞
訂閱電子報
台北市 天氣預報  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

《人間福報》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,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,乃以推動祥和社會、淨化人心為職志,以關懷人類福祉、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,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、廣度與深度,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;強調內容溫馨、健康、益智、環保,不八卦、不加料、不阿諛,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,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、延續宇宙無窮慧命,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。自許成為「社會的一道光明」的《人間福報》任重而道遠,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「傳播人間善因善緣」的理念之際,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,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,具體實現「人間有福報,福報滿人間」的目標。
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:70470026

 
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

Copyright © 2020 人間福報 www.merit-times.com
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