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叢林風光】叢林暑假 經典論文全面學習

文/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 |2023.08.19
5329觀看次
字級
「英文經典課程」中,華珊嘉教授透過線上教學,分享善財童子參禮德雲比丘的歷程。圖/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
jamboard互動白板運用實例。圖/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

文/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

佛光山叢林學院的暑假怎麼過?

七月結束「行門」修持──短期出家修道會之後,第二個月進入「解門」課程。每個科系專為所學進行密集專業課程,英文佛學系是「英文經典課程」;寺院行政系是「解經工作坊」;經論教理系是「論文寫作工作坊」,藉由課程增進各科系學習應用能力。

「英文經典課程」,禮請到美國聖地亞哥大學華珊嘉教授講授《華嚴經》。全英文進行五天的課程,老師簡介《華嚴經》各品的內容大綱,提出菩薩藉由有次第的修行可以獲得「十智」,得到究竟圓滿。

接著聚焦在〈入法界品〉,跟著善財童子參訪認識五十三位善知識,學習每一位善知識所修學的法門,即是依菩薩五十二個階位來區分,讓大家理解該如何依法修行。教授有系統地將參學內容表格化,知道修行要點,快速地掌握該品內容。教授亦提到修行需腳踏實地,唯有靠自己才能成就佛道。

「解經工作坊」邀請佛光大藏經史傳藏編輯有定法師、佛陀紀念館國際組組長有律法師,跟學生們分享如何掌握、解讀經典,並設計八堂課解說經典要義,同時教導運用Jamboard互動白板、Kahoot限時問答遊戲、Slido簡報互動工具等,可在課程中增進與聽者的互動,激盪腦力,使得學習佛法更有趣。最後以《郁伽長者經》為例,讓學生們分組發表課程規畫與重點,正式設計課程綱要,作為學以致用的收穫。

「論文寫作工作坊」則邀請到佛光大學博士生知如法師,為同學們說明論文寫作方法,首先介紹現前佛教研究概況,從「宗教七維」的角度分析「佛教」作為宗教的七種面向,之後進一步介紹文獻回顧的寫法,文獻的搜集、引用與重述,並且讓學生們在課堂上實際練習。最後介紹電子佛典工具的應用,以及開放同學提問關於論文的疑難雜症,耐心地給予解答。

過去從不曾寫過論文的同學表示,原本對於寫論文感到擔憂,然而聽到老師的解說,甚至手把手地指導寫作後,不再害怕寫論文,反而有信心想嘗試。



【學生心得】



英文班二年級/能藏

感謝華珊嘉教授為我們教導《華嚴經》,密集課程的內容非常豐富。我之前就想深入了解這部經典,但由於篇幅太長,讀起來有些障礙;其中最想讀的就是〈入法界品〉講述善財童子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的故事,卻沒找到有詳細介紹善知識之特質與背景的資料。在這次的密集課程中,教授整理了五十三參的表格,將每一位善知識的代表象徵、法門、修行觀等都歸納詳盡,對我而言非常有幫助。我想這些善知識不僅是善財童子的善知識,也是我們的榜樣。發願要將所學貫徹於實踐,以此累積經驗智慧。



寺院行政班二年級/能慧

在「解經工作坊」課程中,授課老師透過線上工具jamboard (電子白板),教我們如何加深線上線下的互動。過去曾在教育界工作過,那時我們也會將軟體運用在現代的教學上,於課堂上激發學生的思考與培養團隊精神。感謝老師在這次的工作坊中,教導我們善用多種線上工具來解經,使讀經不再只有教科書,而是透過互相討論,更能理解真實義。從課程中也理解到唯有累積經典底蘊,在運用線上工具時才能有效的發揮其價值,討論也才會更有內涵。



經論班二年級/楊秀蓮

知如法師與全班分享她的博士論文時,我看見了人間佛教的「知行合一」與「解行並重」的重要性,進而啟發我開始思考寫論文的目的與價值。課程中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「寫論文要『量體裁衣』」,必須考慮書寫時間及主客觀條件等,如此才能得心應手。最後,老師也提及寫不出論文是因為書讀太少,因此要督促自己善用時間多看書,期許自己能寫出為佛教加分的論文,供養大眾。

佛光山叢林學院,歡迎報名就讀。 洽詢電話:07-6561921 轉 3001~3002(男眾) 2050~2053(女眾)

熱門新聞
訂閱電子報
台北市 天氣預報  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

《人間福報》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,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,乃以推動祥和社會、淨化人心為職志,以關懷人類福祉、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,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、廣度與深度,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;強調內容溫馨、健康、益智、環保,不八卦、不加料、不阿諛,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,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、延續宇宙無窮慧命,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。自許成為「社會的一道光明」的《人間福報》任重而道遠,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「傳播人間善因善緣」的理念之際,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,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,具體實現「人間有福報,福報滿人間」的目標。
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:70470026

 
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

Copyright © 2020 人間福報 www.merit-times.com
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