雲為何有不同顏色?

文/山羊 |2023.08.18
785觀看次
字級
圖/123RF

文/山羊

受颱風外圍環流影響,小明發現天空烏雲密布,即將下大雨樣子。這時,他卻聽見爺爺在聽「藍藍的天,白白的雲……」老歌,突然想到:為什麼平常我們看到的大都是藍天白雲,但天氣不好時雲又變成灰、黑色?還有,日出或傍晚時,又為何可以見到紅、橘、黃色的美麗雲彩?

其實,天空中的雲就是水蒸氣的凝結。當地面上的河流、湖泊和海洋等水體的水分蒸發時,我們周圍空氣就充滿水蒸氣。等地面附近空氣變暖時,它就開始上升,達到一定高度後又開始冷卻,凝結成水滴,或者在更冷的溫度時凝結成冰晶,於是形成雲。一旦雲變得太密、太厚、太重,無法被上升氣流頂住,它就會以雨、雪或冰雹等形式降落到地面。

藍天白雲 鮮明對比



我們都知道白色的陽光是由彩虹的顏色所組成的。根據科學家測定的結果,綠、藍和紫色光的頻率較高,波長較短(以藍光為例,波長約400多奈米,1奈米是10億分之1公尺),有人就稱這些光擁有「短小的腿」。

當陽光進入大氣層撞擊空氣粒子時,藍色光因頻率高而波長短(即步子小但速度快),便被「散射」得到處都是,布滿整個天空。換句話說,就是大氣粒子散射的藍光多於其他顏色,因此天空看起來才會是藍色的。

至於雲的水滴和冰晶所結合成的小水珠,平均約為1萬奈米,比可見光的波長大很多,因此所有不同顏色的光在撞擊雲滴時都會均勻散射,防止光譜中其他顏色凸顯出來,使得這些顏色又共同組合成白光。也就是說天氣好時,光線會均勻分散在雲層上,讓雲呈現白色,與藍天形成鮮明對比。

黑雲滿天 白雲還在



然而,當雲裡面的水分子愈聚愈多,水滴開始密集,進而合併變大,於是雲層變低、變厚,甚至整個太陽都被雲遮住。這時,陽光通常無法或者很少能夠穿透到雨雲的底部,如此一來,我們抬頭看到雨雲的底部時,原本看到的白雲就變成烏雲了。

舉個例吧,當你坐車上山,也許烏黑的空中正下著雨,可是穿透雲層,上山到一定高度時,卻可能看到一片白色的雲海。或者,你在搭乘飛機飛過雨雲時,可能也會發現頂部是白色的雲層,但底部卻是正下著雨的烏雲呢。

另外,在沒有月光(月球反射的陽光)的夜晚,因為沒有光線,我們抬頭看到的雲也可能是暗灰或是黑色的。但是在月光明亮的夜晚,我們還是可以看到白色,或者至少是灰白色的雲。

日出日落 多見彩霞



不過雲並不是非黑即白。在日落或日出時,太陽的角度較低,太陽光斜射,因此必須穿過更多大氣層,增加傳播的路徑。由於紅、橙和黃色光的頻率低,波長長(以紅光為例,波長約700奈米),即「腿長,步伐大」,很容易跨過障礙物,不易阻擋,因此可以到達更遠的地方,讓這些光更快到達地球,所以在日出和日落時,我們就能常常看到紅、橙和金黃色的彩霞了。

總之,雲的顏色取決於陽光、雲的密度、一天中的時間、太陽的位置以及雲跟其他雲相對的位置等主要的因素。

熱門新聞
訂閱電子報
台北市 天氣預報  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

《人間福報》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,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,乃以推動祥和社會、淨化人心為職志,以關懷人類福祉、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,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、廣度與深度,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;強調內容溫馨、健康、益智、環保,不八卦、不加料、不阿諛,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,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、延續宇宙無窮慧命,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。自許成為「社會的一道光明」的《人間福報》任重而道遠,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「傳播人間善因善緣」的理念之際,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,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,具體實現「人間有福報,福報滿人間」的目標。
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:70470026

 
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

Copyright © 2020 人間福報 www.merit-times.com
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