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王文靜看世界】人若輝煌時── 一場夏宴,兩束牡丹

文/王文靜 |2023.07.26
982觀看次
字級
兩位民視總經理陳剛信(右)與李光輝(左)。圖/李怡霏

作者夏宴場地內的枯山水。圖/李怡霏

圖/李怡霏


文/王文靜

車水馬龍,拐入僻靜的台北巷弄一家日本料理店。木門後是一處「枯山水」庭院,推開第二道木門,喧騰分貝,「一秒來到日本」。今天客人是民視開台時的兩任總經理:陳剛信與李光輝。陳董今年步入職場五十年,想辦一場感恩餐會,感謝一路的恩人。五十年,半世紀,縮影台灣電視發展。好友藝樺說,不,應該是舊屬來感恩。

於是,她設宴這頓「貴森森」的聚餐。

我好像做不了什麼?但又很想做些什麼,就準備兩束牡丹,一大紅,一粉色。對了!以牡丹的富貴,獻上祝福。

雖然共事不到二年且是在二十年前,但很感謝他們的器度與提攜。

從基層做起的李總,擔任過無線、有線,本土與跨國電視台的總經理,業務、節目部都歷練過。後來轉戰大陸,他去的很早,見證並參與起飛。不忮不求,淡泊名利。但也有意思,雖不求,但名利也未遠。這幾年他們夫妻是品味私塾忠實客戶,以行動支持我的創業,那是情義,也是他的為人。

現在的他,生活愜意,「不是在旅行,就是在計畫旅行。」

陳董在電視界創造許多難以項背的紀錄,屢屢在關鍵時刻開創新局。經營民視十九年,從虧損到財務報表金光閃閃,主導的民視八點檔《春天後母心》、《飛龍在天》、《娘家》等,創下收視佳績,也捧紅很多人。還把《娘家》變成商品品牌,將戲劇溢出效果發揮到淋灕盡致的第一人。

我總覺得,他身上肯定裝了「金鼎電池」。

超級工作狂的陳董,去年打高爾夫球傷了身,步調才慢下來。

電視圈受他們栽培的人不少,只是,每個人對於人生相遇的反應不同。人與人的磁場,何其微妙。有人共事多年,離開後形同陌路。我在電視圈逗留不久,幸運地,短暫的同事緣分,變成一輩子的朋友;更貼切的說,一輩子的老師。離開學校後,誰還能是老師? 誰願在我們的人生道路點燈?如果有,那是好緣;如果有,不該理所當然。

這話極好:「樹高萬丈不忘根,人若輝煌莫忘恩。」

我沒當過高高的樹,不知道,它是否愈長愈高後愈忘了根。倒是常見,輝煌騰達忘恩之人。

中年以後,我愈來愈能理解:這世上,從無一己之力。再強大的人,也都是靠人搭橋、靠人挖井,才能過河,才有水喝。過河不忘搭橋人,喝水不忘挖井人。年歲漸長,愈來愈慚愧,年輕氣盛時的自我意識。也愈來愈能欣賞,能「收斂自己看到他人」的智者。

那晚,聊不完的話。甜點上桌,一看表,晚上十一點。一頓飯吃了四個半小時,陳董的司機在外頭等到星星都睏了。夜深了,夏宴散場,目送兩束牡丹隨他們背影遠去。心裡很開心藝樺的安排,給我機會表達感謝。

驀然回首,有些感謝擱著擱著,以為總有機會,結果一輩子都未及說出。人在輝煌時,該想想曾為我們點亮輝煌的人,該想想是否也願為他人點亮一盞燈。♣

熱門新聞
訂閱電子報
台北市 天氣預報  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

《人間福報》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,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,乃以推動祥和社會、淨化人心為職志,以關懷人類福祉、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,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、廣度與深度,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;強調內容溫馨、健康、益智、環保,不八卦、不加料、不阿諛,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,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、延續宇宙無窮慧命,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。自許成為「社會的一道光明」的《人間福報》任重而道遠,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「傳播人間善因善緣」的理念之際,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,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,具體實現「人間有福報,福報滿人間」的目標。
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:70470026

 
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

Copyright © 2020 人間福報 www.merit-times.com
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