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島嶼拼圖】 棒球名人堂

文/鄧榮坤  |2023.06.12
565觀看次
字級
名人堂外觀就是一顆巨大棒球。圖/鄧榮坤

文/鄧榮坤

棒球是台灣的熱門運動,很多人就算沒到球場感受過現場加油聲的震撼,也經由電視轉播欣賞過精采的比賽。位於桃園市龍潭區的「棒球名人堂」,忠實記錄了台灣棒球的發展歷程和一路走來的艱辛與悲歡,路過時,不妨繞進去瞧瞧。

這一座棒球名人堂為兄弟象棒球隊創辦人洪騰勝所創建,「希望藉由名人堂的成立,去傳達職棒選手應該要有的職業觀、注重人品。」建築物外觀為獨特的球體造型,裡面不僅陳列歷屆名人堂當選人的相關資料,也展出台灣棒球發展史上重要的文物,讓更多人藉由實體文物的呈現,了解這些人對台灣棒球的貢獻,以及台灣棒球的風雨與悲歡。

在許多熱愛棒球的國家,如美國、日本、古巴等,都設有棒球名人堂,收藏對棒球運動有貢獻的球員、教練與裁判的史料、文物。例如位於紐約州的美國棒球名人堂,入選資格嚴苛,必須獲得全美棒球記者協會會員四分之三的同意票,且球員必須至少有十年以上大聯盟資歷、退休五年後未再重返大聯盟,才有入選資格。

台灣則是在二○一四年,由資深棒球人黃瑛坡、黃承富成立了台灣棒球名人堂協會,設立九人提名小組,與四十八位委員組成遴選小組,每年針對「競技類」與「特別貢獻類」票選出名人堂得主。入選第一屆名人堂的,包括競技類的傳奇冠軍教練曾紀恩,以及特殊貢獻類的「少棒之父」謝國城、「成棒之父」嚴孝章與獲得「職棒之父」美譽的洪騰勝。

走進兼具棒球體驗與文物展示的棒球名人館,除了可以看到職棒選手馮勝賢、彭政閔、陳該發、王光輝、李居民、洪一中等人的球衣、球帽、球棒,也可以看到少棒、青少棒、青棒遠赴國外競賽的簽名文物,以及執法裁判的全身裝備。

此外,在館內還可透過影像科技與手套,體驗在不同守備位置接球時,球落入手套的瞬間感受;或藉由LED燈管上亮點的移動,呈現速球、直球、伸卡球、蝴蝶球、曲球、變速球等,飛向打擊區時的不同軌跡。讓喜歡棒球、甚至不懂棒球的人,都能透過揮棒、接球的互動遊戲,探索棒球帶來的驚喜。

熱門新聞
訂閱電子報
台北市 天氣預報  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

《人間福報》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,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,乃以推動祥和社會、淨化人心為職志,以關懷人類福祉、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,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、廣度與深度,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;強調內容溫馨、健康、益智、環保,不八卦、不加料、不阿諛,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,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、延續宇宙無窮慧命,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。自許成為「社會的一道光明」的《人間福報》任重而道遠,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「傳播人間善因善緣」的理念之際,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,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,具體實現「人間有福報,福報滿人間」的目標。
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:70470026

 
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

Copyright © 2020 人間福報 www.merit-times.com
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