體育署力推「水中自救4招式」強化水安宣導。圖/體育署提供
【記者曾博群台北報導】教育部體育署為強化學生游泳和水中自救能力,特地修正「全國中、小學學生與自救能力基本指標」,並希望校方在暑假開始前加強水域安全宣導,並呼籲學生熟練「水中自救」4招。
體育署表示,「水中自救」4招包括「拍打水面」、「運用漂浮物」、「水母漂」、「仰漂」等。「拍打水面」是要落水者雙手水平舉起向下平拍水面,並大聲呼救,利用動作和聲音引起注意。「運用漂浮物」則是運用現場可得的漂浮物,或是脫下身上的衣物從頭後向前拋,讓衣物充滿空氣形成浮具。
至於「水母漂」和「仰漂」較廣為人知,主要還是得依賴落水者不要緊張將身體吸飽氣後放鬆,就能自然漂浮在水面上等待救援。
另外,「全國中、小學學生與自救能力基本指標」也在經過修正後,加入了「著衣游泳」、「著衣解脫」、「岸上救援」等3項技能,要讓學生在不幸發生落水意外時,可以有最完整的自救判斷模式。
體育署副署長洪志昌表示,「台灣四面環海,有5成的落水意外都發生在海邊,因此才要特別要求全國中、小學校都得加強宣導,另外,也呼籲民眾若有發現落水意外,可打118的海巡服務專線,會比119來得更有效率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