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歲月風華】淡水紅毛城與領事官邸 文/史庵 |2023.06.06 語音朗讀 67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英國領事官邸花瓶欄杆與磚刻。圖/史庵領事官邸外的古砲。圖/史庵紅毛城內古帆船模型。圖/史庵 文/史庵坐落在淡水河北岸小丘上的紅毛城,又稱「滬尾城」,是台灣現存最古老的建築物之一,為明朝末年入侵台灣的荷蘭人遺留下來的城堡。後來又歷經明鄭、清朝與英國之手,直到一九八○年才正式歸還中華民國,悠悠三百多年數度易主,似乎也見證了台灣乖舛的命運。淡水紅毛城踞高俯瞰淡水河,其襟山帶海之勢十分險要,可遠眺觀音山及淡水,東望大屯諸峰,西臨洶湧大海。每當夕陽西下時,其迷人情景更是令人嘆為奇絕,此即淡北八景之「戍台夕照」。據美國人戴比聖(James. W. Ddavidson)一九○三年的《台灣之過去與現在》一書對紅毛城之描述:近八呎高,用磚及石灰築成之堡牆屹立於淡水港,絲毫不減於初落成之規模。雖曾被法國砲擊中,日後亦數度整修,但仍保留住原本規格。現今的紅毛城內有兩棟主要建築,一棟稱為「荷蘭樓」,也就是真正的紅毛城;另一棟是英國人建造的領事官邸。一六二九年,西班牙人占領淡水,為了鞏固統治的地位,在淡水河口北岸建造城堡,西班牙人稱此城為「聖多明哥城」(San Domingo)。明崇禎十五年(一六四二),荷蘭人趕走西班牙人後,台灣人稱此城堡為「紅毛城」。一般所稱的紅毛城,其實是「紅毛城古蹟區」,其中包括主堡、洋樓式的領事官邸,以及清代建築的南門等,同時兼具軍事防守、領事辦公及地牢等不同功用。英國人另在堡頂的東北角及西南角,各增設一座「角樓」,上設有長方形射口,並在屋頂四周加設「雉堞」,作為防禦掩護設施。清咸豐十年(一八六○),清朝與英國簽訂《天津條約》,台灣的滬尾(淡水)、雞籠(基隆)、台灣府(台南)、打狗(高雄)等四個港口,對外開放貿易通商。根據條約規定,英國人可以在各通商港口劃定居留地,於是,英國人相繼在高雄、安平建造領事館。接著,於一八六七年租借紅毛城作為領事館;一八九一年在紅毛城旁興建一幢精美的磚造洋樓,作為領事官邸。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領事館關閉,英國人退出台灣,但戰後又交由英國人管理,至一九八○年才歸還台灣。領事官邸位在紅毛城主堡東側,是一棟紅磚二層洋樓,除了拱圈迴廊、斜屋頂、高台階,外牆上的磚刻圖案及走道花瓶形欄杆,皆十分精美。正立面牆上十二幅精心雕鑿的磚刻圖案,以象徵英國的薔薇花為主,其中兩幅雕以「VR1891」字樣,「VR」是當時英國女皇維多利亞(Victoria Regina)的縮寫,「1891」則為領事官邸落成的年代。十九世紀中期,英國人在東亞和南洋通商或殖民時興建的紅磚洋樓,稱為「殖民地式建築」,在綠意盎然的庭園林木襯托下,散發出優雅溫暖的氣質。紅毛城的英國領事官邸,由英國建築師設計、中國工匠施工,並運用中國建材,成功表現出典型的殖民地式建築的特色,不論在歷史意義或建築工藝上,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。 前一篇文章 【佛源成語】不生不滅 下一篇文章 【民國人物】六不總理段祺瑞 熱門新聞 01【研朱札記】夜鶯不至2023.09.2102常吃4種食物 助你一夜好眠2023.09.1903屏東爆炸事故 佛光山送暖祈福2023.09.2304療癒橡實人 大自然冒險趣2023.09.2105《星雲法語》生活的自在2023.09.1806烏克蘭地鐵教室 讓學童重拾課本2023.09.2007社論--印度越南平衡外交的啟示2023.09.1808【當季食材】秋天養生美味時蔬2023.09.1809從壽司到鵝肝 掀純素革命2023.09.2210《星雲法語》不回來的東西2023.09.1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【時光走廊】 情深故鄉(17-14) 小琉球、龜山島【寰宇采風】東照宮與狛犬【靛青、花語——湯文君創作展】荷香【護生畫集】犬能改過【寰宇采風】走訪京都 伏見稻荷大社【城鄉麗景花開時──李美玲西畫個展】長廊花棚深入景 作者其他文章【大江南北】 新疆蘇公塔【民間史話】 三山國王與雞爺信仰【島嶼拼圖】 曲冰高山史前遺址【民俗采風】刀劍屏【大江南北】 長沙簡牘博物館【民俗文物】 屋頂厭勝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