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本報綜合外電報導】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慧(AI)功能強大,外界憂慮將導致大量工作流失。美國人力資源公司Challenger, Gray & Christmas最新數據似乎印證此一趨勢,AI在上月就業報告中首次成為企業縮編的原因。
該公司1日公布報告指出,美國企業5月宣告裁員人數為41萬7500人左右,為去年同期的4倍以上,5月單月企業裁員人數為8萬89人,較4月6萬6995人大增;更較上年同期暴增287%。值得注意的是:報告首度將AI納入裁員原因。數據顯示,5月約3900個工作被生成式AI機器人所奪走。代表AI帶來的裁員潮也許才剛剛開始。
投資機構Newedge Wealth的艾默斯(Ben Emons)說:「生成式AI估計會發展出1.3兆美元(約新台幣39兆元)的AI市場,將提振科技業的銷售及開支,預料是創造就業的巨獸。但據(高盛)分析,AI也會摧毀就業,到2035年將消滅3億份工作。」
文案、社群媒體寫手 首當其衝
有經濟學者曾預測聊天機器人ChatGPT可取代數億個工作,恐帶來災難性的勞動力重組。而撰寫營銷文案及社群媒體寫手已經首當其衝,成為第一批被聊天機器人取代的受害者。
《華盛頓郵報》報導,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副教授莫力克(Ethan Mollick)表示,先前的「自動化威脅」都是自動化艱苦、骯髒、重複性高的工作,但這次威脅卻針對高收入、需創造力的工作。文案撰寫、律師助理等工作的風險最大。
25歲的利普金(Olivia Lipkin)去年是她任職的新創公司內唯一的撰稿人,一開始對ChatGPT不以為意。但接下來的幾個月她的工作減少了,最後更在今年4月被解僱,原因是ChatGPT更便宜。利普金現在的工作是幫人遛狗,「我完全從辦公室世界中解脫,人們正在尋找最便宜的方案,但那不是人類,是機器人。」
但有專家指出,即使是高級AI也無法媲美人類的寫作技巧:它的表達方式及風格不夠個性化,且經常出錯,內容可能荒謬或有偏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