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記者林奕榮綜合外電報導】印度孟買中央商務區有一家與眾不同的咖啡館「Cardboard」,它最特別的不是產品,而是除了廚房,所有的結構及用品,都是使用回收厚紙板製作,包括桌椅、牆壁、燈具等,除了環保的建材,店內的餐點也呼應永續,不只提供有機飲食,食材幾乎全在當地採購。
咖啡館老闆、「Nudes」建築公司創辦人卡利姆(Nuru Karim)表示,當初這家咖啡館只花7個月完工,但建築團隊事先耗費許多時間,來測試厚紙板的強度、韌性、防潮性,以及適應溫度的能力。建築師使用100%可回收的生物降解材料構成咖啡館的內部,該材料因為其良好的多用性和吸聲性能而被選擇。
廢棄磁磚磨成粉 化身吸水砂漿
卡利姆表示,厚紙板含約50%的空氣,用來當成建材或製作物品,有吸音效果好、重量輕、耐用、成本低等優點,且是100%可回收的生物降解材料;他強調,開設這家餐廳是為了展示厚紙板的多功能性,讓更多人考慮以這種材料作為建材,「我們的餐廳證明,瓦楞紙箱不是只能在搬家的時候用來裝箱。」
厚紙板被用於建材已非首例,全球各地都有建築師嘗試這種環保建材,例如:荷蘭阿姆斯特丹有設計團隊推出「Fission Factory」模組化住家系統,使用可相互嵌合的厚紙板為材料,能在24小時內組裝好房屋的框架;日本建築師坂茂更以使用紙管、厚紙板聞名,坂茂表示,厚紙板是理想的建材,不僅耐用、成本低,且容易取得,未來也能回收重複利用。
除了厚紙板,還有許多減碳建材被開發,包含以玉米、稻桿為材料製成的可推肥餐具,主要原料為聚乳酸(PLA),雖有助減少塑膠廢棄物、汙染和碳足跡,但卻無法重複使用,為此,紐西蘭坎特伯里大學利用加壓二氧化碳及適當的溫度,成功將聚乳酸轉化成泡沫狀,可當作絕緣、隔熱材料。
西班牙馬略卡島每年約有25萬噸陶瓷、石材和混凝土廢棄物,由於當地沒有垃圾掩埋場,這些廢棄物只能運往他處,消耗人力、能源;「Loop」設計公司將廢棄材料磨成粉末,由85%碎陶瓷和碎石,加上15%白水泥,製成吸水砂漿,這種回收再製的建材能調節環境溼度,可興建建築、翻新老建物,也能鋪設人行道、自行車道等。
菌絲隔熱又隔音 還能淨化空氣
另外,英國新創公司「Biohm」致力研發可持續建築技術,他們發現,菌絲除了可吸收養分及能量,也可以當作天然生物膠水,還能在短時間內自我修復,非常適合用在建築領域。
創業初期,研究團隊進行大量的實驗,逐步改進製作蘑菇建材的技術,他們發現,蘑菇建造的材料不僅環保,還能隔熱、隔音,並淨化空氣;他們其中一項商品就是「蘑菇隔熱板」,「Biohm」在丟棄的食物、木屑等廢棄材料中,混入特殊的菌絲,並放置在容器中,等到菌絲塞滿容器,就會固化成為堅固的材料,就可以拿出來裁剪成需要的形狀。
目前,「Biohm」除了開發其他蘑菇建材,他們也利用橘子皮、咖啡渣等,製作「Obscure」燈罩,希望未來能夠提供給客戶更全面、更永續的建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