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佛館佛教植物園區探索5】芒果

文/許貞慧 |2023.05.28
10176觀看次
字級
佛陀紀念館玄奘大師植物園區的芒果樹。圖/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、莊溪
芒果樹的葉。圖/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、莊溪
芒果的花。圖/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、莊溪
芒果樹開花多,成果少,是上乘供佛珍果。圖/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、莊溪

文/許貞慧

《大唐西域記》中有「庵波羅果,見珍於世」的記載,說明芒果最早傳出印度以外的是中國唐朝高僧玄奘大師。芒果果肉果核內的果種是不會壞的,一旦種於土中,便會生長成大樹,故被譽為樹中之王,加上此樹開花多,成果少,是上乘供佛珍果。

芒果為英文 mango 翻譯而來,有「愛情之果」美名,是印度的國果,已有四千年歷史;在佛經中常被作為各種譬喻的引用,亦被稱為「菴羅、菴婆羅、菴沒羅」等。台灣話稱為「檨仔」,屬外來品種,樹幹高大,常綠喬木科植物,果實酸甜美味,是東南亞地區的盛產水果,更是世界上消耗量最大的水果之一,製成芒果乾、芒果青,酸甜的滋味,令人口齒留香,回味無窮。

明李時珍的《本草綱目》:「菴羅果,樹生,若林檎而極大……色黃如鵝梨,纔熟便鬆軟。」形容了芒果樹的外觀和果實特性,將芒果榨成汁或做成芒果冰沙,則是現代消暑涼品。

相傳以前印度有位虔誠佛教徒,對佛陀很景仰,所以將自己的芒果園供養出來,讓世尊在果樹下休息冥想,並享用芒果;因此在眾多的水果供品中,芒果帶有吉祥之意,人們喜歡在家中庭院種芒果樹;或在祭典時,在家門口懸掛芒果枝葉,祈求帶來平安喜樂。

炎炎夏日,當您走進佛陀紀念館佛教植物園玄奘大師區,抬頭看到綠果纍纍的枝頭下墜時,想起那誘人酸甜香氣之餘,別忘了,芒果樹也象徵美好吉祥的寓意。

熱門新聞
訂閱電子報
台北市 天氣預報  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

《人間福報》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,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,乃以推動祥和社會、淨化人心為職志,以關懷人類福祉、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,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、廣度與深度,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;強調內容溫馨、健康、益智、環保,不八卦、不加料、不阿諛,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,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、延續宇宙無窮慧命,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。自許成為「社會的一道光明」的《人間福報》任重而道遠,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「傳播人間善因善緣」的理念之際,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,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,具體實現「人間有福報,福報滿人間」的目標。
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:70470026

 
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

Copyright © 2020 人間福報 www.merit-times.com
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