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本報綜合外電報導】一群科學家日前表示,在西班牙東部城鎮辛克托雷斯(Cinctorres),發現白堊紀時期留下的部分恐龍骨骼。這種恐龍約生存於距今一點二六億至一點二七億年前,而且先前尚未曾被世人所知,這項突破有助學者進一步了解當時的恐龍族群。
路透報導,新發現的恐龍定名為「Protathlitis cinctorrensis」,頭部扁長、近似鱷魚,且有彎曲、鋸齒狀的牙齒可撕裂獵物,身長約十至十一公尺,體重約二公噸,屬於「棘龍」的類別,以雙足行走。領導研究的古生物學家桑托斯-庫貝多(Andres Santos-Cubedo)表示,棘龍種類的恐龍分布於歐洲、非洲、亞洲和南美洲,時間落在恐龍時代晚期的白堊紀。由於該類恐龍化石相對稀少,科學家仍在努力探索牠們的早期歷史,以及牠們如何散布到世界各地。
科學家表示,這次發現支持一項觀點,即棘龍的其中兩支族群曾棲息歐洲西部,後移動到非、亞洲開枝散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