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嬰兒死亡率超日韓2倍 罕病篩檢是關鍵

陳玲芳 |2023.04.02
786觀看次
字級
六大學協會攜手三大篩檢中心,共同呼籲及早進行新生兒篩檢,及早發現問題與治療。圖/台灣小兒神經醫學會提供

【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】台灣生育率全球最低,連三年負增長,怎麼守護出生寶寶健康是家長常關注的重點!兒童節前夕,國內六大學協會攜手三大篩檢中心,共同呼籲及早進行第一道健康檢查新生兒必選及加選篩檢,包含全世界嬰兒死亡率最高的遺傳性疾病「脊髓性肌肉萎縮症」(SMA)檢測,及早發現問題與治療。

台灣2022年新生兒數達62年來新低,不僅生得少,資料更顯示每千位嬰兒就有4.1位死亡,高出許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(OECD)國家,更已連二十年超過日、韓兩至三倍。

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主任暨小兒部部主任簡穎秀主治醫師表示,寶寶健康狀況是家長最關心話題,但大多數遺傳性或先天異常疾病在寶寶出生時不會有明顯症狀,因此需要透過「新生兒篩檢」來把關,且所篩檢出來的疾病可透過藥物或飲食控制,及早降低疾病對身體或智力的損害。

新生兒篩檢每年診斷出超過三千名異常個案數,但2023年「新生兒篩檢暨脊髓肌肉萎縮症(SMA)疾病認知調查」卻指出,不少家長為了守護寶寶未來,選擇「犧牲現在」。在願意讓寶寶進行加選篩檢家長中,超過九成五家長會為寶寶保險,但卻近五成延後篩檢時間,恐成寶寶健康隱憂。

調查中更發現,晚於常規時間才進行新生兒必選篩檢,且為寶寶購買保險的家長中,卻有五成不清楚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在2012年已頒布「新生兒篩檢之政府指定執行21項檢驗項目,皆排除於保險等待期的規範」。簡穎秀提醒,別因商業保險迷思,錯失拯救寶寶的機會。

簡穎秀表示,新生兒出生48小時即可篩檢,採取一次「足跟血」就可以進行必選及加選檢查。目前衛福部國健署有補助新生兒必選篩檢項目,包含先天性甲狀腺低能症、苯酮尿症、楓糖尿症、半乳糖血症等21個項目,也可額外加選檢測約10項新生兒罕見疾病,為寶寶健康雙重把關。

台灣小兒神經醫學會秘書長、部立雙和醫院小兒神經科主任郭雲鼎秘書長提醒,罕見疾病當中,高達八成為基因遺傳導致。新生兒加選篩檢涵蓋多種可治療的罕病,如脊髓性肌肉萎縮症(SMA)、黏多醣症(MPS)、龐貝氏症(PD)等疾病檢測。以發生率高的脊髓性肌肉萎縮症(SMA)為例,篩檢準確度高。若延遲篩檢或未篩檢,恐錯過黃金治療時機。

熱門新聞
訂閱電子報
台北市 天氣預報  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

《人間福報》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,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,乃以推動祥和社會、淨化人心為職志,以關懷人類福祉、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,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、廣度與深度,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;強調內容溫馨、健康、益智、環保,不八卦、不加料、不阿諛,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,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、延續宇宙無窮慧命,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。自許成為「社會的一道光明」的《人間福報》任重而道遠,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「傳播人間善因善緣」的理念之際,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,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,具體實現「人間有福報,福報滿人間」的目標。
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:70470026

 
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

Copyright © 2020 人間福報 www.merit-times.com
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