純植物飲食 應對蛋荒的可持續方案 徐郁淳 |2023.03.31 語音朗讀 284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在買不到蛋的情況下,純素植物蛋在口感及味道上是很好的替代品。圖/痞食維根提供 【記者徐郁淳台北報導】2022年底,全台爆發禽流感疫情,為防止疫情擴散,農委會統計,從2022年到2023年2月,台灣共有22萬隻蛋雞遭撲殺。這種情況下,雞隻數量從去年年底的3500萬下降至3000萬。蛋荒問題持續延燒,除了關注缺蛋外,「雞蛋」的來源也值得關注。在現代養殖化情況下,蛋雞幾乎全年無休地終生為人類產蛋。在自然情況下,一隻雞平均可以產200顆蛋,但現在每年母雞都要產300顆以上的蛋,並且長時間被限制在狹小的籠子裡,無法伸展翅膀,這樣的產蛋環境可能犧牲了動物權益。除了替人類產蛋之外,當蛋雞產量下降,無法提供足夠經濟效益後,仍會被送至屠宰場,最終命運和肉雞、肉牛相似。除了替人類產蛋之外,當蛋雞產量下降,無法提供足夠經濟效益後,仍會被送至屠宰場。圖/Unsplash植物性飲食 減蛋的可持續替代方案面臨蛋荒時,選擇植物性飲食,探索純蔬食料理的多元性、降低對蛋的需求,不失為解方之一。許多人認為蛋白質只能從肉類、蛋類獲取,實際上許多植物性食材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,例如豆類、堅果、穀類、植物性蛋白粉及素肉等。上述食材在台灣較常見的有豆腐、豆漿、花生醬、鷹嘴豆、花椰菜及菠菜,堅果類如杏仁、核桃、腰果等也常在賣場等通路出現。圖/Unsplash若喜愛蛋的味道,例如蛋炒飯、煎蛋、紅蘿蔔炒蛋,可以嘗試利用豆製品(豆皮、豆包)加上黑鹽,完美還原出「蛋味」。「黑鹽」含有硫化氫、二硫化碳等天然礦物,散發出的天然味道頗接近蛋味。此外,現今許多業者不斷推陳出新,善用香蕉、亞麻籽等天然食材替代蛋在烘培中的角色,因此純素烘培品不加蛋也能做出鬆軟口感。減蛋好處之一 降低對環境衝擊養殖蛋雞會產生大量的排泄物,並且釋放出大量的氨氣和甲烷等溫室氣體,對環境和氣候變化造成不小的影響。蛋雞的飼料來源是農作物和豆類,在種植和加工中更需消耗大量水資源和能源。因此,多加攝取植物性飲食,不但能友善蛋雞,同時還能降低對環境的衝擊。許多素食餐廳提供植物蛋料理。圖為台灣植物蛋品牌Plant Egg。圖/痞食維根提供 前一篇文章 純素概念店及智販機 進駐台中捷運 下一篇文章 【草本初心】古人養生調理智慧 熱門新聞 01第4波新冠疫情來襲 如何應變一次看2023.05.2302玉山盃/林盛恩旅外倒數中 簽約金上看百萬美元2023.05.2603中醫五行飲食觀 人體、自然展現天人合一2023.05.2204阿嬤不曾見過山海 孫陪玩63國家公園2023.05.2305社論--海權與陸權2023.05.2206社論--維持現狀與和睦交流2023.05.2307社論--交通地獄與嚴刑峻罰2023.05.2408全球10大永續旅遊目的地 台南入選2023.05.250912 隻浪浪 重現時尚奧斯卡2023.05.24102024年4個連假 僅小年夜放假須補班2023.05.2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【草本初心】從飲食中學會五色五味觀【節慶米食】紫彩紅棗粽【小滿節氣 0521~0606】自製健脾除溼薑米茶水果愈甜熱量愈高? 破除迷思看這裡五色海苔生菜捲【草本初心】自然界五行 作者其他文章A肝病毒傳播途徑 美國CDC尚未公布明確感染原因刺網威脅生物多樣性 動團籲漁業署改善管理機制迎接芒果季 自製楊枝甘露消消暑2023蔬食文化節順利落幕 吸引重視健康族群前來2023國際蔬食文化節 蔬食產品新奇多元2023國際蔬食文化節 全素冰淇淋、廚神下廚頗吸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