輸尿管過窄受結石所苦 醫這招讓婦人破涕為笑

 |2023.03.30
831觀看次
字級
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泌尿科醫師邱鴻傑。圖/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提供

【本報台中訊】1名62歲婦人飽受尿路結石所苦,每幾年就得「夾石頭」,卻因先天性輸尿管狹窄,手術前得先置放導管,兩周後才能取石,讓她痛苦不堪。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醫療團隊評估後,決定採用超細軟式輸尿管鏡,以致能順利到達結石位置,利用雷射把結石擊碎粉塵化,再一舉夾出,順利完成手術,終於讓婦人破涕為笑。

泌尿科醫師邱鴻傑說,患者屬於腎結石好發體質,每隔幾年就得到醫院安排手術取石,但患者輸尿管天生比較狹窄,一般輸尿管鏡總是無法直達病灶,往往得先置放雙J導管,靜置2周撐開輸尿管後才能夾出石頭。

最近婦人發現右側輸尿管及左側腎盂各有1顆1.5公分、1公分大的結石,且出現腎臟發炎、多日高燒不退等症狀,疼痛程度超過以往。醫療團隊先藉由經皮穿腎引流導管,抽出200多c.c.膿液,讓她稍稍舒緩疼痛感,但婦人想到得再等2周才能取出結石,讓她心情跌落谷底,直問有沒有折衷方案。

醫療團隊評估後,決定採用超細軟式輸尿管鏡取石,也就是將約1公尺長的細條狀軟鏡從尿道進入,經由膀胱、輸尿管一直到腎臟,等發現結石後,再利用高功率鈥雷射把結石擊碎粉塵化,再以吸出及自然排出方式完成任務,術後結果患者直說輕鬆多了。

邱鴻傑說,結石治療方式包括體外震波、經皮腎臟取石及軟式輸尿管鏡碎石等3種,以後者具有無傷口、成功率高、復原快等優點漸成主流,但不少患者仍因輸尿管過於狹窄,增添手術困難度。

他說,文獻統計,尿路結石患者中,輸尿管過度狹窄,也無法事先透過影像檢查得知狹窄狀況,因此經常得重複接受手術。所幸採用新式器材後,除可提高成功率、縮短疼痛時間,也可降低放置導管後所產生的腫脹及不適感,對患者來說是一大福音。

邱鴻傑說,微小腎結石多半不會造成疼痛,甚至即便腎臟充滿大顆結石也會無感,但如果出現腰痛、血尿、發燒畏寒或排尿有灼熱感等狀況,就得當心結石找上門,建議民眾平時要多補充水分及蔬菜,減少攝取高鹽、油炸及麻辣食品,也要減少高草酸食物如啤酒、茶、堅果等;若本身有家族結石病史,更應該注意身體警訊,早期預防、治療。

熱門新聞
訂閱電子報
台北市 天氣預報  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

《人間福報》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,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,乃以推動祥和社會、淨化人心為職志,以關懷人類福祉、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,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、廣度與深度,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;強調內容溫馨、健康、益智、環保,不八卦、不加料、不阿諛,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,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、延續宇宙無窮慧命,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。自許成為「社會的一道光明」的《人間福報》任重而道遠,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「傳播人間善因善緣」的理念之際,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,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,具體實現「人間有福報,福報滿人間」的目標。
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:70470026

 
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

Copyright © 2020 人間福報 www.merit-times.com
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