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見城之道」開通 縫合左營大、小龜山分離百年風水 王淑芬 |2023.03.26 語音朗讀 162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高雄左營蓮池潭畔龜山腳下的「見城之道」竣工啟用,此文化廊道跨越300年的歷史時光,並見證左營舊城縫合大、小龜山。圖/記者王淑芬 【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】歷時7年,高雄左營蓮池潭畔龜山腳下的「見城之道」今天竣工啟用。高雄市長陳其邁指出,這是台灣第一石城,此文化廊道跨越300年的歷史時光,也見證了左營舊城縫合大、小龜山的第一哩路,下一步將是啟動「南門賦歸」計畫。「見城之道」啟用典禮在左營勝利路海光停車場舉行,文化部長史哲、立委及市議員等多人出席並見證「見城之道」縫合了身首分離百年的大、小龜山風水。左營舊城是台灣現今保存最完整的古城,但是在百年前的日治時期為了開闢道路,將龜山挖成二半,成為大、小龜山;高雄市文化局歷經多年工期,修補龜山被勝利路切斷身首分離的風水。左營舊城一帶有「圍龜放蛇」的傳說,就是在形容左營舊城的形勢。原來,日治時期為了道路建設將龜山切成兩邊,地方期盼有縫合的機會,高雄市爭取獲文化部支持並啟動「再造歷史現場計畫」。高雄市自2016年推動左營舊城見城計畫,全力重建與重現台灣第一石城的面貌,7年努力,陸續完成護城河通水、見城館設置及修復東、西、北門等重大基礎建設,今天「見城之道」開通啟用。圖/高雄市文化局提供竣工的「見城之道」縫合了自1930年代因開闢道路被切開的龜山風水,路線由見城館開始,往北沿著舊城牆穿越樹林及停車場,跨越勝利路,連接大小龜山既有步道,銜接至北門,總長約770公尺。文化局長王文翠表示,「見城之道」設計上顏色、量體、高度等與周遭地景融合要有多面向考量,乃至於交通安全並跨越勝利路段拉高到6米高等,既要兼顧歷史也要考量文化、觀光交通使用、水土樹木保持等,有很多的難度。圖/高雄市文化局提供「見城之道」縫合了龜山,也方便民眾延伸步行在原有的城牆高度,欣賞舊城磅礡氣勢與蓮池潭的明媚風光,還能遠眺半屏山的天然屏障。 前一篇文章 打開藝術細胞 兒美館「藝術祭列車」繽紛有趣 下一篇文章 以書會友 聖克里斯多福贈書豐富高市圖館藏 熱門新聞 01肌少症無法治療 補充蛋白質、多運動可預防2023.06.0502小約 第12度闖進法網4強2023.06.0803【寶藏福田】為何佛教有三寶2023.06.0404芒種養生顧腸胃 消積去溼靠四神2023.06.0405電子垃圾轉廢為寶 各國出奇招2023.06.0606【愛植栽】端午艾手作 ── 炎夏必備防蚊止癢艾草膏2023.06.04073D 紙雕 從舊書彈出說故事2023.06.0708社論--大陸經濟數據造假問題2023.06.0509大樹小栽2023.06.0410金毛菊如暖陽2023.06.04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響應文化幣APP上線 台南推劇場票買一送一清水文化園區駐村徵選結果出爐 多元創作脫穎而出傳藝開枝散葉 民間劇場重塑計畫開跑以畫刀代筆 畫家陳瑞瑚個展極致刀彩即日起展出時令戲曲《五時戲端午》 6/18台中國家歌劇院開講管樂嘉年華6/3登場 5場戶外音樂會一飽民眾耳福 作者其他文章數位閱讀遊戲化 普中師生增思辨力佛光山科技弘法 合作義大推電子書出淤泥而不染 佛光山蓮花盛開客家兒童合唱團成軍 4種語言團練演唱圓偏鄉展演夢 高市15小學推「夢迴心鄉」歌舞劇救命水! 興達電廠海淡廠每日可供1.5萬噸淡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