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AI世代與我們的未來》出版 教大家如何面對AI崛起 

曹麗蕙 |2023.03.26
801觀看次
字級
《AI世代與我們的未來》一書是由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、Google前執行長施密特、MIT(麻省理工學院)首任計算學院院長哈騰洛赫三位跨領域深度對話。書中提出,面對AI不需要過度恐慌與焦慮,但個人和社會必須及早下定決心,重新定義「人類智慧」與「人工智慧」的分工與角色。圖/聯經出版提供

【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】人工智慧研究公司OpenAI公布GPT-4之後,ChatGPT再度引起廣泛討論。尤其GPT-4可以通過律師考試、寫報告、解數學題目,或者使用Midjourney參加繪圖比賽,這些以往人類才能做到的事情,AI做到了、並且更快。面對愈來愈聰明的AI崛起,人類是否正迎向一個前所未有的新紀元?

《AI世代與我們的未來》一書是由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、Google前執行長施密特、MIT(麻省理工學院)首任計算學院院長哈騰洛赫三位,聚焦政治、軍事、社會治理跨領域深度對話。書中提出,面對AI不需要過度恐慌與焦慮,但個人和社會必須及早下定決心,重新定義「人類智慧」與「人工智慧」的分工與角色。

作者群認為,「人工智慧可以強調和過濾資訊,例如要看哪一部電影或保留哪一項投資。人工智慧可以寫出接近人類文筆的訊息,寫幾行、寫整段或寫出一整份文件都可以。這樣的能力愈來愈複雜之後,他們很快地就會成為多數人眼中的專家或創意人。」但另一方面,人工智慧雖然可以做出預測或決定、快速生成某些素材,「但這些事實本身都不代表人工智慧和人類一樣世故。」 

書中明確指出,將「人類智慧」與「人工智慧」的分工與角色有所定義,就是這階段的人類最需要做的事情。當然,在面對未知的技術時,初期都會感到恐慌與害怕,所以要讓使用者知道,什麼時候AI介入其中,並且定下使用規範。

書中指出,「人工智慧大國應該想想如何限制軍用人工智慧的持續擴散,全社會和全國際都應該要明確限制人工智慧的使用方式,核心的政府決策應該要從人工智慧的結構中切割出來,僅限於人類管理和監督,人工智慧中繼站應該避免傳遞假消息和不實資訊等等……。」

書中也寫道:「人類和人工智慧的合作不會是同儕關係,打造和指揮人工智慧的終究是人類。……全社會和全國際都應該要明確限制人工智慧的使用方式,確定各領域裡允許和不允許人工智慧的全部範圍。存取通用人工智慧等特別強大的人工智慧,需要格外嚴謹的防護,避免濫用。」

熱門新聞
訂閱電子報
台北市 天氣預報  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

《人間福報》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,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,乃以推動祥和社會、淨化人心為職志,以關懷人類福祉、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,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、廣度與深度,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;強調內容溫馨、健康、益智、環保,不八卦、不加料、不阿諛,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,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、延續宇宙無窮慧命,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。自許成為「社會的一道光明」的《人間福報》任重而道遠,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「傳播人間善因善緣」的理念之際,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,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,具體實現「人間有福報,福報滿人間」的目標。
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:70470026

 
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

Copyright © 2020 人間福報 www.merit-times.com
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