覺誠法師(圖中)前往關懷探訪巴基斯坦比爾族佛教徒,並受到當地村民熱烈歡迎。圖/人間社記者如行
覺誠法師(左二)與巴基斯坦信德省六區當地居民交流,希望有朝一日他們也能成為佛光人。圖/人間社記者如行
【人間社記者心持巴基斯坦報導】延續去年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對巴基斯坦水災的送暖行動,以及二○二二年巴基斯坦犍陀羅文化佛教論壇的因緣,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東南亞副祕書長覺誠法師、馬來西亞佛光文教中心副住持如行法師,以及杜拜籌備分會宣亞麗三人前往巴基斯坦南部信德省,探訪歷史上的佛教遺民──巴基斯坦碩果僅存的比爾族佛教徒。
巴基斯坦為伊斯蘭教國家,根據二○一七年宗教普查,穆斯林占大約九成六的人口,其餘人口信仰基督教、印度教、錫克教等宗教,佛教徒占不到萬分之一的人口。其實巴基斯坦是古代佛教傳播的要道,培養出著名的犍陀羅文化、藝術和學問的搖籃,境內也留有大量佛教遺跡,距今上千年歷史。
身處佛教古國 首聆聽僧侶說法
去年,巴基斯坦多地遭遇季風強降雨,境內四分之三的地區引發洪災、三分之一國土被洪水淹沒,成千上萬的災民尋求協助,也讓當局政府發現在信德省有大約四萬人的佛教村落。
據非官方的田野調查,這群比爾族人散居於信德省六區,佛光僧信經歷二天四百五十公里的風沙路程,前往關懷探訪,受到當地佛教族長Manohar Laal及七個村落的村委及村民的熱烈歡迎。雙方真誠交流,讓比爾族人的精神世界和佛陀得以接軌,為當地佛教復興跨出歷史性的一步。
在英語、烏都語、信德語翻譯下,覺誠法師為大眾簡介佛陀、五戒,還有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提倡的三好等內容。比爾族僅保存祖輩傳承下來的信仰傳統,這是他們首次聆聽僧侶宣說佛法,極具佛教歷史意義。
結合在地組織 擬佛教發展計畫
覺誠法師表示,探訪當地民情後,兩天的行程收穫滿滿,並將和團隊及當地組織共同合作,擬出未來當地佛教發展計畫及訪視報告,主要針對當地提出佛教兒童青少年教育、婦女老弱醫療等支持援助計畫。Manohar Laal族長也在交流中表達萬分感激,感謝大家沒有忘記這麼遙遠的巴基斯坦,還有佛子在這裡生活著,也感謝經過這次的水災,讓Dr. Ijial的田野普查發現了比爾族。
Manohar Laal族長表示,由於大家都是農民,經濟能力較微薄,當地沒有佛堂,若遇到困難只能在心中向佛陀傾訴。覺誠法師的開示讓大家啟蒙,也對佛法有更深一層的了解。村民都非常感謝法師的到來,讓他們真正體會到什麼是「三寶」、「三藏」與「三好」,更希望法師能夠常來這裡弘法、上課,尤其是小孩子,希望有朝一日讓他們也能夠成為佛光人,成為真正的佛教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