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叢林風光】改變自己的關鍵──自我教育

文/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 |2023.03.18
4660觀看次
字級
佛光山叢林學院,是星雲大師為培養佛教人才而開辦。圖為同學們透過行進間的威儀,訓練自我覺照功夫。圖/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

文/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

2500多年前,佛陀成道後住世說法49年,目的是為了教育眾生開發真如自性,獲得解脫自在的人生。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承襲佛陀教法,提倡「人間佛教」,亦以「教育」為首要目標,「以教育培養人才」為佛光山開山四大宗旨之一。

教育,興隆佛教的根本

教育提升知識水平,是佛教未來發展的重要關鍵。星雲大師曾說:「教育,是興隆佛教的根本。如果佛教沒有教育,沒有辦學,今天的佛教很難提升。唯有重視教育,佛教才有前途,才有希望,眾生才有可度的因緣。」佛光山叢林學院是星雲大師為培養佛教人才而開辦,叢林教育以思想教育和生活教育為主要目標。

思想上以佛法為依歸,生活上以戒法為規範,然而與社會教育不同的是,每一位學子必須懂得「自我教育」,也就是佛陀所說的「自覺」。

自覺是一種自我要求、自我學習、自我充實、自我反省。在叢林生活中處處都在練習如何「自覺」,藉由觀照自身內心與行為舉止,排班走路是否如法如儀?課程中是否分心、昏沉?老師講述的法義是否確切了解?透過修持、靜坐,反思每天修行與學習狀態是否有需要再調整。

自我教育不僅自利,也能利他

學院有一塊淨業白板,更是希望透過學生自我反思、自我覺察,達到自我淨化身口意三業,面對自己當下每一件事,心念清楚明白,更新進化,發心改變自己,唯有自我教育,懂得自覺,才是真正徹底改變自己的不二法門。

星雲大師曾在《怎樣做個佛光人‧佛光人第18講》中提到,佛光人要學習「自我教育」,就是要自我充實,不要只想依賴別人。

在佛學院的學習,是以自問、自覺、自發、自悟,透過自我主動學習,並將佛法實踐。透過半月誦戒來懺悔、反省,也是一種自我教育,學習調整自己能多給人方便、歡喜,學習檢視起心動念進而觀照言行。

人間佛教的教育是以佛法教育自己,以自力幫助別人,共同成長,最終獲得「覺行圓滿」。



有一個教育對大家很重要,

就是「自我教育」。

老師也不可靠,只有靠自己。

綜觀歷代聖賢、佛陀,

哪有人教育他們呢?

曾子「吾日三省吾身」,

每天不斷地反省自己,

自己教自己。



叢林的祖師大德們,

也沒有人是老師教開悟的、教成功的,

都是靠自己精進、忍耐、用功而悟道的。

要能自己教自己,當然要具備一些條件。

哪些條件呢?



要肯認錯、肯改過、肯反省。

自我教育,觀念很重要:

不要求別人,先要求自己;

不批評別人,先批評自己;

不責備別人,先責備自己。

自我肯改過、反省、觀察,

才能自我教育。



摘自《星雲大師全集》增訂版

第四類【講演集】《隨堂開示錄7》

〈青年勉勵(2)自我教育〉



佛光山叢林學院,歡迎報名就讀。 洽詢電話:07-6561921 轉 3001~3002(男眾) 2050~2053(女眾)

熱門新聞
訂閱電子報
台北市 天氣預報  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

《人間福報》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,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,乃以推動祥和社會、淨化人心為職志,以關懷人類福祉、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,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、廣度與深度,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;強調內容溫馨、健康、益智、環保,不八卦、不加料、不阿諛,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,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、延續宇宙無窮慧命,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。自許成為「社會的一道光明」的《人間福報》任重而道遠,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「傳播人間善因善緣」的理念之際,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,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,具體實現「人間有福報,福報滿人間」的目標。
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:70470026

 
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

Copyright © 2020 人間福報 www.merit-times.com
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