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雲大師:人我因果

 |2023.03.17
8768觀看次
字級
圖/unsplash

文/星雲大師

俗語說:「敬人者,人恆敬之。」人際相處,你希望別人如何待你,首先就要如何待人。人與人之間都是相對的,你待人好,別人自會以禮相待;你待人苛刻,別人也不會好顏相向,這是必然的道理。所以人我之間的因果,其實正是啟示我們如何做人的道理。有四點提供參考:

第一、自謙的人,人必佩服:謙虛是做人很大的涵養,一個人能力愈高,往往愈謙虛,因為他「學而後知不足」,所以愈懂得虛心求教;反之,一個凡事只略懂皮毛的人,常常自以為了不起,以為天下只有他最博學多聞,所以到處賣弄,此即所謂「滿瓶不動半瓶搖」。其實,一個人的學問有多少,只要一開口,行家便知有沒有?所以真正有學問能力的人,懂得謙虛,別人愈是佩服他;反之,沒有內涵的人,愈是賣弄,愈顯自己膚淺。因此,做人要如稻穗,愈成熟,頭垂得愈低。

第二、自誇的人,人必懷疑:有一些人喜歡自吹自擂,誇大其詞的自我宣傳;過份的誇耀自己,別人反而會對您產生懷疑。因為一個人的好,要由別人來說;如果自己真有學問道德,透過別人交相讚譽,口耳相傳,自然鄰里皆知,何必要你自己來說?所以,人要自我要求、自我含蓄,不要誇大,不要自我宣傳。

圖/unsplash

第三、自責的人,人必原諒:「人非聖賢,孰能無過;知過能改,善莫大焉。」凡夫眾生,難免會有犯錯的時候;當自己有錯了,能以自責的心、愧疚的心,自我懺悔,必能獲得別人的諒解。反之,有的人做錯事,還一幅理直氣壯的態度為自己辯駁,好像錯得很理所當然,甚至錯不在他;如此態度,自然惹人反感,也就難以獲得別人的原諒了。

第四、自助的人,人必成就:諺云:「天助自助者」;儒家也說:「人必自助,而後人助」。一個人要想獲得別人的幫助,必先自我奮發、自我圖強;你能自立自強、自我要求、自我尊重、自我謙虛,別人必然會樂於協助你、成就你。
人我之間,如果好的事、有利益的事,都讓你一個人佔盡了便宜,別人自然不會繞過你,所以佛光人的信條:「你對我錯、你大我小、你有我無、你樂我苦」,這是最好的處世之道,也是處人的一大哲學。此外,「人我因果」還應注意如下四點:

第一、自謙的人,人必佩服;
第二、自誇的人,人必懷疑;
第三、自責的人,人必原諒;
第四、自助的人,人必成就。


熱門新聞
訂閱電子報
台北市 天氣預報  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

《人間福報》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,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,乃以推動祥和社會、淨化人心為職志,以關懷人類福祉、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,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、廣度與深度,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;強調內容溫馨、健康、益智、環保,不八卦、不加料、不阿諛,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,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、延續宇宙無窮慧命,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。自許成為「社會的一道光明」的《人間福報》任重而道遠,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「傳播人間善因善緣」的理念之際,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,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,具體實現「人間有福報,福報滿人間」的目標。
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:70470026

 
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

Copyright © 2020 人間福報 www.merit-times.com
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