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王文靜看世界】航行在地球上最古老的海

文/王文靜 |2023.02.22
1053觀看次
字級
地中海沿途小鎮上,留下許多古老的雕刻及建築。圖/傅正耀
經典的雕像風格,代表著「一生必去的不朽之城」。圖/傅正耀
黎明的地中海小島港口,散發著古老的神祕。圖/傅正耀

文/王文靜

是海似湖!被歐洲與非洲、亞洲環抱的世界上最大的陸間海──地中海,是我遊輪旅行的初戀。那次之後,我愛上地中海難以言喻的藍,也無法壓抑想溜進人類「以海為世界」的千年歲月。

最早在大洋上運送郵務的船,在飛機崛起後,從運輸轉型為遊輪旅行,成為如今的時尚玩法。也是我經常的旅行方式。

一則,我喜歡不用搬運行李的慵懶愜意,跳上一艘船住一、二星期,在海上移動的城堡。

再者,每天抵達不同的港灣是遊輪旅行的獨特,從海上航行切入一個國家通常不是大城,而是被遺忘的舊時繁榮,它們隱在角落,常常是我在旅途的驚喜。這與飛機或火車旅行所接觸是迥異的視角,今天各國首都,多是全球化的現代城市,實在差異不大。

三者,我特別喜歡住在有陽台的艙房,落地窗外,小小角落,私密地獨攬大海。尤其,每當,大船緩緩駛進仍在睡眠中的海港,我總有著搭外星人太空梭悄然降落地球的快感。

黎明前的地中海,散發古老的神祕。是啊,這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海,比大西洋還老一億年,如今像老僧入定般平靜,遺忘了它曾經的乾涸──它曾是一個巨大的結晶鹽盆地,當時的歐洲和北非沒被海水阻隔,動物和原始人能穿越地中海底的鹽灘。

古老盆地早已再度灌滿海水,船無邊無際的航駛其中,陸地已無蹤,地平線下的太陽蠢蠢欲動。一身睡衣的我,獨坐陽台。這世上竟有這麼美的藍。眼前,不是一顆藍寶石,而是無邊無際,被灑滿藍寶石的海洋。船,正置身在一望無際的寶石藍中。那樣的海藍,是深邃的豐饒,濃郁的璀璨。在調色盤裡,顏色若有貴族,絕對是此刻的寶石藍。

多年後,我總是念念不忘,也才意識到,地中海的旅行不是句點,而是逗點,開始了,就止不了嚮往。我再度、三度……多次來到地中海。

地中海有很多走法,最經典的航程是從威尼斯到雅典。這兩座被英國BBC選為「一生必去的不朽之城」,背後是三個古文明:希臘城邦、威尼斯共和國、鄂圖曼帝國。

地中海是歐、亞、非三大洲的交通要道,繁華是必然的。東來西往,數千年前,海上貿易就繁盛,富裕才有文明,萌芽了西方文明,從宗教、建築、文學、戲劇、科學與哲學。從海上商人,到東、西方的帝國稱霸。

六千年前,在今天地中海東部,希臘的克里特島上,「他們駕船,滿載埃及的糧食、象牙,敍利亞的馬和木材,愛琴群島的銀、陶器和大理石,塞普勒斯的銅,自己島上的橄欖油,往返於地中海。」

三千年前,希臘城邦的人們由於貧瘠多山,「把目光盯在海外貿易。自己出產的橄欖油和陶器,換來奴隸和糧食。」逐漸,開創繁榮的希臘文明時代。

接續的羅馬人,版圖橫跨三大洲包圍了地中海,霸氣地稱地中海為「我們的海」。

一四五三年,伊斯蘭勢力──鄂圖曼帝國攻陷君士坦丁堡,結束東羅馬帝國,成為地中海的新霸主。

船停泊的海港古城,讓旅行者步行於數千年的一頁又一頁。

下船了,終點是希臘雅典。古城說:「雅典從不模仿他人,只能成為他人的典範」,昂首的驕傲!是啊,今年我肯定要再去拜訪矗立二千五百年的帕德嫩神廟,它被法國詩人拉馬丁譽為「寫在地球表面和刻在石頭上最完美的一首詩。」被美術史家推崇的「世界美術的王冠。」它是西方美的開始。

春天了,我的大旅行又要起程了。♣

熱門新聞
訂閱電子報
台北市 天氣預報  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

《人間福報》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,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,乃以推動祥和社會、淨化人心為職志,以關懷人類福祉、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,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、廣度與深度,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;強調內容溫馨、健康、益智、環保,不八卦、不加料、不阿諛,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,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、延續宇宙無窮慧命,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。自許成為「社會的一道光明」的《人間福報》任重而道遠,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「傳播人間善因善緣」的理念之際,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,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,具體實現「人間有福報,福報滿人間」的目標。
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:70470026

 
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

Copyright © 2020 人間福報 www.merit-times.com
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