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雲大師赴花蓮動土 牽起佛光山與慈濟因緣

 |2023.02.09
7785觀看次
字級
星雲大師(左2)赴花蓮,與慈濟基金會創辦人證嚴法師(右2)聽取花蓮慈濟醫院規畫情形。圖∕慈濟基金會提供

【記者江俊亮大樹報導】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圓寂,慈濟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9日前往弔唁,推崇星雲大師對佛教的影響與貢獻;40年前花蓮慈濟醫院動土時,星雲大師特別前往動土,虔心祈願慈濟醫院早日完工,嘉惠病苦眾生,展現人間佛教的慈悲精神。

慈濟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、副執行長何日生9日赴佛光山弔唁,由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、佛光山都監院院長慧傳法師、佛光山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等人陪同接待,並由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致贈大師生前墨寶。

星雲大師於年花蓮醫院首度動土典禮致詞時,祈願慈濟醫院早日完工,嘉惠病苦眾生。圖∕慈濟基金會提供

國際佛光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分享大師12歲出家的因緣與過程,以及推行人間佛教的用心。對於慈濟基金會創辦人證嚴法師為解決東部醫療資源匱乏問題,發起興建慈濟醫院,大師也義不容辭,40年前特別前往參加動土祈福典禮。

證嚴法師在悼念星雲大師的《尊崇與悼念》一文中,特別指出1983年花蓮慈濟醫院第一次動土典禮時,星雲大師特別前往動土,虔心祝福醫院早日完工啟業,嘉惠病苦眾生,大師對於慈濟的愛護勉勵,讓他銘感於心。

星雲大師圓寂,慈濟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(前)赴佛光山星雲大師靈堂弔唁。圖∕記者張睿杰

依空法師表示,大師將很傳統、很複雜深奧的佛教道理,例如「十善」,大師就用「三好」,小孩子都能聽懂;大師一生就是「給」的哲學,給人信心、給人歡喜、給人希望、給人方便,「給」就是六度的「布施」,淺顯易懂。

顏博文表示,星雲大師安詳示寂後,慈濟基金會創辦人證嚴法師非常不捨,特別囑咐,表示前幾天佛光山有很多事情要忙,等過幾天再前往悼念,因此9日由他與副執行長何日生等人向星雲大師致上最高的敬意。

圖∕記者張睿杰

顏博文指出,大師過去對慈濟有許多指導與因緣,一起為佛教、為眾生而努力。他個人的學佛歷程,也是從大師的《星雲禪話》開始,對於大師的智慧,以及大師在佛教的偉大貢獻,非常尊敬。

他說,自己拜讀《人間福報》刊載的星雲大師遺囑,對於大師一生風範感到敬佩,尤其大師殷殷教誨、推行人間佛教,與慈濟基金會有很多相同之處,祈願大師的智慧佛光,長明不滅,精神常在,繼續度化人心,續佛慧命。

熱門新聞
訂閱電子報
台北市 天氣預報  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

《人間福報》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,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,乃以推動祥和社會、淨化人心為職志,以關懷人類福祉、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,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、廣度與深度,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;強調內容溫馨、健康、益智、環保,不八卦、不加料、不阿諛,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,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、延續宇宙無窮慧命,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。自許成為「社會的一道光明」的《人間福報》任重而道遠,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「傳播人間善因善緣」的理念之際,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,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,具體實現「人間有福報,福報滿人間」的目標。
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:70470026

 
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

Copyright © 2020 人間福報 www.merit-times.com
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