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】45歲李小姐職場上是「拚命三娘」,下班後更是「三鐵高手」,不料去年意外發現脾臟長腫瘤,醫師原建議全脾切除,但她希望可以保全脾臟免疫力功能,決定尋求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一般外科主任葉俊杰協助,改採「脾臟切除後自體移植手術」,術後恢復神速,讓她開心直說:「有信心再挑戰個人最佳紀錄了!」
葉俊杰指出,脾臟位於腹腔內胰臟尾端,成人脾臟長度約7~12公分,主要是負責過濾血液、清除老化紅血球及免疫等功能,尤其脾臟具有宛如「空氣濾清器」的作用,可以清除體內病菌,尤其是有莢膜的細菌,如肺炎鏈球菌、嗜血桿菌、腦膜炎雙球菌等易致死細菌,是人體十分重要的器官之一。
葉俊杰表示,診斷患者疑似罹患「脾臟錯構瘤」,經考量李小姐本身需求及身體狀況後,決定以微創腹腔鏡執行「脾臟切除後合併自體移植手術」,先將脾臟全切除,術中確認無惡性病灶,再摘取正常脾臟部分約5塊、每個約4公分,以自體移植方式植入腹部大網膜腔內,後續只要能保有25%脾臟,就能維持原有免疫力,生活功能不受影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