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偉強副院長(中)與醫療團隊感謝高奶奶(右4)出席分享陪伴治療照護經驗。圖/北榮提供
【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】同班好友H離世後,J和父母來到台北榮總青少年身心科門診,J告訴醫師,她想上學也想讀書,她希望人生回到原來的樣子,但就是「不敢去學校」、也無力讀書。醫師邀請J至北榮青少年日間病房「向日葵學園」,一邊接受完整精神情緒治療,一邊繼續學習。北榮精神醫學部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陳牧宏的提議,成功為懼學青少年點亮一盞燈。
治療半年 漸進回校
J從小就是害羞不擅於社交的人,閱讀是她最喜歡做的事情。國中和小學的課業表現J始終名列前茅,令人羨慕地進入知名高中就讀。高一下學期對J而言卻是人生巨大的轉折。J要好的同班同學H自殺過世,原本她們總是一起上學一起讀書一起複習準備考試。H的離開,對J而言,所有美好戛然而止。J感到無比自責,巨大的倦怠無力,失眠,甚至也出現輕生的念頭,J不敢去學校,學校和教室都讓J想到H。
經過半年藥物和心理治療,J情緒逐漸平靜下來;她依舊想念H,但是更告訴自己「要把H來不及活的精彩,一起活下去。」在北榮向日葵學園,J度過了她的高二上學期,新學期前,醫師與J討論開始漸進式回校上課,J告訴醫師,她要勇敢繼續前進,要活得充實,活得快樂。
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陳牧宏說明「向日葵學園」提供全人、全家、全程完整的精神復健和教育計畫,協助焦慮的家長和學校,陪伴支持青少年,一同成長。圖/北榮提供
全台唯一 醫療特教
「青春是悸動的。然而,青春的大腦卻總是敏感又脆弱。」陳牧宏指出,研究顯示,嚴重精神疾患,包括思覺失調症、雙極性疾患及重度憂鬱症,皆好發於青春期和年輕成人期,年齡約13歲至25歲之間。我國嚴重精神疾患患者估計超過五十萬人,發生原因為大腦功能和神經傳導物質調節功能失調,症狀從失眠,焦慮,憂鬱,激躁,進而到妄想和幻覺,甚至暴力,自傷和自殺。
北榮精神醫學部秉持「在醫院上學」精神,二十年前即與台北市及新北市教育局合作,成立全台唯一醫學中心等級結合「醫療」與「特教」,且專屬於精神情緒疾患青少年的復健病房「向日葵學園」。連結醫院、學校、和家庭,三方資源,協助精神情緒疾患青少年維持穩定身心狀態,按部就班回歸教育主流,繼續勇敢追尋自信人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