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論
經濟部長王美花在新春團拜時表示,今年可能會遇上很多「政治題」,「很多本來很正面的事,在政治面下都會有複雜的應對」。雖然沒有明確說出今年經濟會有那些「政治題」,無疑的經濟部主管的油電能源與投資台灣等事務,都將因為政治的意識型態,面臨複雜無解的僵局。
首先,核二廠二號機即將在下月(三月)十四日停役,經濟部馬上就將接受穩定供電的考驗難題。核二廠停役後,原訂要接力供電的大潭燃氣八號機工程因疫情因素進度不順,無法立刻補上電力。而且即使燃氣八號機完工運轉後,供電仍有大約五十萬千瓦的缺口。有專家指出,尤其是一旦夜間出現用電尖峰時,因光電無法發電,全國供電就會不足,台電手上的備用籌碼其實有限。
核二廠二號機原本每月可有十億度左右的發電量,但因為民進黨早早訂下「二O二五非核家園」的目標,期間即使國際對核電的趨勢已經轉向,但民進黨仍然不願檢討修改非核時間表和目標,而再生能源的進度又遠不如預期,以致國內電力危機日益緊迫。「零核」是民進黨的政治神主牌,即使經濟部長王美花掛保證不會缺電,但可靠度多高,只有天知道。
其次,經濟部掌管的台電、中油等國營事業遭遇史上最嚴重的鉅額虧損,兩者的資本額都賠光了,雖說導因於俄烏戰爭致使國際能源價格飛漲,但政府未能因應國際情勢做出有利的能源應對政策,如讓核能電廠適度延役、降低發電成本,能源轉型過度依賴天然氣等等,坐令國營事業產生天價損失,讓國庫與全體國民為此付出龐大代價。
台電去年全年虧損二千六百七十九億元,今年估計還要再虧二千七百八十五億元,光是這兩年的累計虧損將高達五千四百六十億元,原本的三千三百億元資本額都賠光光。去年底台電召開臨時股東會,決定增資一千五百億元,全由經濟部認列。但天價的增資案仍遠遠不夠彌補台電鉅額虧損,今年初行政院還決定,去年超徵的稅收不能全部「還稅於民」,將再拿出五百億元補貼台電。
其實台電去年的發電虧損還遠遠超過此數,中油幫台電吸收了天然氣漲價成本,也導致中油去年大虧二千一百七十三億元,中油的一千三百億元資本額不但虧光而且還不夠賠,今年勢必也要增資或調漲油價。再看台灣的經濟成長率,受全球主要國家經濟明顯疲軟,主計總處估計今年「無法保三」,只剩下百分之二點七五。台灣去年的外銷訂單出現近三年來首度負成長;經濟部更預言至少今年第一季為止都難看到正成長。
國內外經濟局勢已很艱辛,最近美國媒體又盛傳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可能於四月訪台,對台灣的衝擊更不容小覷。去年前議長裴洛西來台,中共在台灣設了六個軍事演習封鎖區,台海危機升高,對全民經濟、生活影響重大,國際上很多重要會議、展覽也因安全問題不願來台舉辦。王美花提出要做好電力供應、吸引台商及外資投資台灣、行銷台灣等願景,雖都是經濟事務,但背後其實都是極其難解的「政治題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