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雲大師:四種「一定少」

 |2023.02.03
2163觀看次
字級
圖/unsplash

文/星雲大師

世間上,凡事都有因果關係,要怎麼收成,必先怎麼栽。如果你沒有努力的因,怎麼會有收成的果呢?四種「一定少」,提供參考:

第一、只知讀書的人,活用一定少:我們常聽人譏稱別人是「書呆子」,什麼樣的人稱為書呆子呢?就是只知道讀書、只會死背書,而不能將所學活用於生活中的人。伊川先生說:「讀得一尺,不如行得一寸。」讀書是為了明理,為了讓生活有反省的準則;讀書是為了增加知識,為了讓生活減少錯誤的機會。如果讀書是為了文憑或為了考試,則「雖讀盡古今天下之書,無益也。」所以讀書應以力行活用為主。

第二、只知利己的人,朋友一定少:一個人如果時時刻刻只想到自身的利益,必定是一個只能共患難,不能同享樂的人,那麼他的朋友一定不多。因為,只知利己的人,必定常與朋友勾心鬥角,相爭相奪,終致朋友紛紛遠離。古云:「君子好人之好,而忘己之好;小人之已之好,而忘人之好。」朋友交往,雖不能只在利益上往來,更不能心存自私,應該要用奉獻、付出、真誠的心與人來往,如此才能受人敬重。

圖/unsplash

第三、只知享樂的人,成就一定少:一個人如果只知享受,而不肯勤勞、不願努力、不懂奮發上進,一定不會有所成就。就如農失如果沒有春天的播種,又怎麼會有秋天的收成呢?程頤說:「懈意一生,即為自棄。」一個只知享樂的人,就等於是一個未戰已降的士兵。所以,安逸享樂是人類的敵人,若不能戰勝他,則永遠不能獲得成功。

第四、只知貪懶的人,財富一定少:《佛光菜根譚》說:「知足是天然的財富,奢侈是人為的貧窮,精進是無盡的能源,懈怠是隱形的危機。」有的人貪圖安逸、懈怠懶惰,這樣的人很難發財致富。因為財富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,而是靠自己努力賺得;財富不是由享樂中得來的,而是靠勤勞儉積成。一個懶惰的人,沒有耕耘,如何能有收成呢?所以只知貪懶的人,財富一定少。

語云:「好馬不需馬鞭,勤人不用督促。」一個懂得自我學習的人,必能視勤奮為快樂之源,一個懂得自我成長的人,必能將所學知識運用於生活之中,唯有如此,才能不斷進步與成功。所以,四種「一定少」足堪吾人引為借鏡:

第一、只知讀書的人,活用一定少;
第二、只知利己的人,朋友一定少;
第三、只知享樂的人,成就一定少;
第四、只知貪懶的人,財富一定少。


圖/unsplash

熱門新聞
訂閱電子報
台北市 天氣預報  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

《人間福報》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,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,乃以推動祥和社會、淨化人心為職志,以關懷人類福祉、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,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、廣度與深度,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;強調內容溫馨、健康、益智、環保,不八卦、不加料、不阿諛,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,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、延續宇宙無窮慧命,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。自許成為「社會的一道光明」的《人間福報》任重而道遠,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「傳播人間善因善緣」的理念之際,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,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,具體實現「人間有福報,福報滿人間」的目標。
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:70470026

 
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

Copyright © 2020 人間福報 www.merit-times.com
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