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師指出,美顏針除可治療顏面疾患如顏面神經麻痺、顏麻後遺症之外,更已延伸至美容醫學。圖/pexels
【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】中醫師表示,顏麻患者發病後除接受西醫治療,使用類固醇、抗病毒藥物、維生素B群之外,可在黃金治療期接受中醫治療,研究指出,一發病即搭配中醫針灸介入治療,利用針刺可以加速復原速度,縮短病程,降低後遺症發生機率,取得良好治療效果。
58歲洪女士,因工作勞累常加班,某天一覺醒來發現左邊嘴巴歪斜、口水外流、眼睛閉不緊,於是前往神經內科就診,被診斷為「貝爾氏麻痺」,為最常見的顏面神經麻痺疾患。
經西醫治療後雖略有改善,但過了半年仍未痊癒,至今已兩年,留下半邊臉不能笑、眼睛不能完全閉合、臉部緊繃不協調等後遺症,造成莫大生活壓力,也較不喜社交。朋友介紹前往北市聯醫仁愛院區中醫科,經顏面針灸治療一個月後,緊繃及兩側臉部不協調大幅改善,持續半年治療,已回復至以往生活品質。
中醫科醫師林家琳表示,美顏針治療方式,主要結合傳統針灸穴位,及西醫解剖學原理,施針方式非一般傳統式針灸,醫師需透過完整顏面針灸專科訓練,將中醫針刺,融合現代臨床解剖概念,運用於顏面疾病治療。
因美顏針粗細僅0.1mm,相較傳統針灸針而言,細如髮絲,能更精準地針對臉部小肌肉下針,疼痛感減低,病患能持續治療且能縮短病程。透過刺激筋膜及經絡,平衡歪斜、改善肌肉張力不均,並加強氣血循環,刺激神經修復,臨床效果極佳。
林家琳說,美顏針除可治療顏面疾患如顏面神經麻痺、顏麻後遺症等等之外,更延伸至美容醫學,可改善臉部鬆弛、提升面部氣色、改善法令紋、魚尾紋、抬頭紋等臉部皺紋,矯正不對稱,較無副作用,且效果自然無痛,對於害怕針刺疼痛及想達到「微整型」效果者,是不錯的選擇。
林家琳建議,因臉部肌肉走向較為複雜,構造細微,不論是利用美顏針法治療面部疾病,改善顏面神經麻痺及其後遺症,或者是透過刺激活化臉部肌膚、調整筋膜、經絡等,達到抗老美顏效果,都需要高度依賴醫師專業的技術與手法來完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