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星雲大師如是說】 愛惜生活

 |2023.01.18
6891觀看次
字級
圖╱Pexels

文╱星雲大師     

有情者,憐香惜玉;自重者,愛惜羽毛;奮發者,惜時惜陰;英雄者,惺惺相惜。我們在世間生存,也要愛惜生活。怎樣愛惜生活呢?有四點:

第一、省嗜好以養心:《佛光菜根譚》說:「好嗜欲則貪愛之心生,好利養則奔競之念起。」人都有嗜好,適度的嗜好,可以怡情養性;不好的嗜好,成為癖性,甚至嗜好太過強烈,就會變成貪心,變成執著,成為煩惱的根源。因此,如《呂氏春秋》所說:「退嗜欲,定心氣。」生活中省一省嗜好,就可以長養自己清廉的心。

第二、崇退讓以和眾:忍與退,是在大眾裡與人相處不可少的法門,如果說「忍」是一種擔當,那麼「退」就是一種涵養。所謂:「耐一時,火坑變作白蓮池;退一步,便是人間修行路。」一位諄諄君子,總是恭敬撙節,退讓以明禮。能夠謙退不比較、不計較,自然就有人緣,自然就能和眾。

第三、減耗費以惜福:滴水如金,絲履似銀。世間上無論什麼東西,都是來之不易,因此要懂得珍惜,乃至金錢、時間,甚至感情,也要愛惜。生活中能減少一點浪費,減少過度消耗,就是愛惜自己的福報;福報如同銀行裡的存款,懂得惜福,才不致於耗費用盡。

圖╱Pexels

第四、重實踐以成事:「經驗來自實踐,成功由於力行」,一個人事業能成功,努力實踐是很重要的因素。有些人光說空話,說食數寶,做事虛晃一招,這是不能成事的。修行也是如此,佛經云:「雖有多聞,不制煩惱,不能自利,徒無所用。譬如死人,著金瓔珞。」如果沒有實踐,漫天的理論,猶如空中泡影,也是徒勞無用。

「知書可以明理,所以古人敬惜字紙;知悉人生無常,所以行者珍惜緣分」,佛法說人身難得,所以我們要愛惜生命。愛惜生命,就要珍惜人生、愛惜生活,否則渾渾噩噩,空走一遭,那就太可惜了。「愛惜生活」有四點:

第一、省嗜好以養心。
第二、崇退讓以和眾。
第三、減耗費以惜福。
第四、重實踐以成事。


──摘自《星雲大師全集167‧星雲法語7》

熱門新聞
訂閱電子報
台北市 天氣預報  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

《人間福報》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,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,乃以推動祥和社會、淨化人心為職志,以關懷人類福祉、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,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、廣度與深度,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;強調內容溫馨、健康、益智、環保,不八卦、不加料、不阿諛,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,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、延續宇宙無窮慧命,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。自許成為「社會的一道光明」的《人間福報》任重而道遠,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「傳播人間善因善緣」的理念之際,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,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,具體實現「人間有福報,福報滿人間」的目標。
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:70470026

 
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

Copyright © 2020 人間福報 www.merit-times.com
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