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/Pexels
文/妙書法師
很久很久以前,有一位喜食人肉的國王,命令御廚:「你們利用晚上夜深人靜時,偷偷擄人回來烹煮。」並習以為常。
不久,紙包不住火,宮中大臣知道此事,於是發起政變,驅逐食人王,另立賢良的國王。
食人王被驅逐之後,怨念積心,十三年後背部長出一對翅膀,可以飛行,於是對天神祈求,發願說:「我將抓五百位國王來祭祀您,讓我恢復王位。」
之後食人王四處飛行,捉了四百九十九位國王,將他們囚禁在山谷中的石洞,並用大石頭封住洞口,被囚的國王惶惶不可終日。
有一位賢良的國王正要到後宮浴池洗浴,剛出宮門,碰到一位修道人對國王讚頌詩偈,以乞求供品,國王當下承諾,說:「等我出宮沐浴回來,馬上賞賜給你。」
當國王來到浴池,食人王從空中飛下,一把捉住國王,回到山谷中。國王雖然被捉,可是面色不變,毫無恐怖之情。食人王問:「我發願要捉五百位國王祭天,你是最後一位,現在圓滿了。可是,你怎麼一點都不害怕呢?」
國王說:「人生必有死,物成必有敗,合會有分離,業緣果報現前時,愁也沒有用。不過,我心中有一個遺憾,因為我出宮時,曾承諾一位修道者,洗浴後要布施物品給他,現在食言了,心中憾恨不已。請求大王弘慈寬恕,讓我回去數天,等我布施圓滿了就回來,絕不會違背誓言。」
食人王見該王誠心請求,便同意放他回去,並威脅說:「給你七天時間,如果違約不回,我七天後再去捉你,是輕而易舉的事。」
國王被釋放,回到宮中,全國上下都非常歡喜。國王下令開放倉庫中寶藏,廣為布施,並立太子為王,慰安問候百姓,之後堅決辭別而去。
第七天,食人王遠遠看見國王如約而回,心想:「這真是奇特的人啊?從死中得生,不逃之夭夭,反而來受死。」於是問國王:「世人最重視自己的身命,你卻寧願捨身來信守承諾,真是世間難得之人。可以跟我說說,是什麼原因讓你堅守信念嗎?」
國王回答:「我以極真誠的慈心布施,信守盟約,只是為求能得到無上解脫,成就佛道,廣度十方眾生。」
食人王好奇的問:「什麼是佛道?如何求佛呢?」
國王便為食人王廣說五戒、十善、四等、六度等教法。食人王聽後,心結豁然開朗,受持五戒,成為清信士,釋放四百九十九位國王。
被釋放的國王們,感念賢王的守信,才得以活命,都不肯回到自己的國家,反而追隨賢王,來到他的國家,留住不走。於是賢王便為每位國王,建立一模一樣的王舍,生活、飲食也都與自己相同。
有外來的人問:「為什麼城中有這麼多王舍啊?」
國中人民回答:「這是各個國王居住在這裡的王舍。」
因此名聲遠播,從此,大家就以此為名,稱為「王舍城」。
佛陀成道之後,對大眾述說王舍城的過去現在因緣,並說:「當時誠信守約的王,就是現在的我;食人王,就是現在的殃崛摩。因此,我成道後回到王舍城說法,度化無量眾生,都是過去宿世留下的因緣」。──節譯自《雜譬喻經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