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/Pexels
文/張子筑
人生旅途我們會遇上形形色色的人、事、物,譜出親情、友情和愛情,帶給我們溫馨、幸福和美滿。但歷程中難免荊棘、消極而不順遂,這時如果有人適時鼓舞,伸出援手力挽狂瀾,讓我們遠離逆境,迎來歡欣喜悅,將永生難忘。
他是我的學長,也是我學生的父親,更是我職場轉捩點的一盞明燈。
從事教職十年後,產生了倦怠感,懷疑這就是所謂傳道、授業、解惑的師者的宿命嗎?這就是人生嗎?一堆的問號不時在腦海浮盪。
那時每天重複一樣的節奏。開晨會、督早修,然後按鐘聲照表操課,儼然是個被制約的機器人;教筆順、演算數,有時彈琴來歌唱,有時摺紙教美勞(當年小學老師是包辦制,十八般武藝雖不必精通,但起碼要能上台面),看似多采多姿,但年復一年的重彈老調已乏味,說不煩那是騙人的;還有家庭訪問、批閱作業、交通導護……等級務、職務的一再反覆更迭,原本滿腔的敬業精神,隨著時日漸次消磨殆盡。
某日與學生家長電話家訪,得知他是高我三屆的學長,任職他校的行政主管。有了同校畢業的情誼及同行的親切感,話匣子一開,無所不聊。其間談及教學生涯點滴,我告訴他目前處於倦怠期,少了熱誠、沒了幹勁。他立馬以過來人的語氣道:「可以換跑道試試行政業務啊!」我笑笑回以能力不足,興趣缺缺。
沒想到事隔多時,某日學長來電不疾不徐說:「能力可以淬鍊,興趣可以培養。」更懇切曉以深意說:「社會變遷,知識爆發的年代,當老師的不能以過去的養成教育,局限的認知來因應日新月異的時空。而累計積分不是只為升遷主任,必要時也可作為調校的籌碼,況且多充實自我,開闊眼界,與時俱進,更能提升教學品質。」
學長的一席話如一帖指點迷津的藥方,更是黑暗中的一道曙光,喚醒我沉寂已久的熱力。心想一舉數得,何樂不為呢?
爾後,我積極參加各項研習,自告奮勇教學觀摩,指導學生參加競賽,涉獵教育領域新知,報考師院在職進修。這些過程中有苦有樂,細數汗水的滴痕,無悔一路行來,日子在忙碌中漾著燦燦亮彩。
就在學長勉以「為與不為也,非不能也」「別小看自己,人有無限的可能」鼓勵之下,我秉著平常心按部就班努力不懈,很幸運的一舉上榜主任甄選,喜悅之餘深深體悟學習是一種幸福,掌聲是汗水後的瑰寶。
如今退休快二十年了,回首這一路的職場歲月,點滴心頭。能在杏壇上歷練各種角色,體認教育理念堂奧範疇,盡己所能與莘莘學子共勉、共成長,深感欣慰,而這一切幸得學長不吝提點指引,滿懷感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