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變萬化草木染

文/瑢瑢  |2022.12.21
811觀看次
字級
圖/yapei

文/瑢瑢 

在台灣,很多人都看過「藍染」。素雅的藍色花布上,帶有間歇性的白色花紋,散發出自然、樸拙的魅力。您知道藍染是什麼嗎?

藍染是一種傳統的草木染技法,方法是採摘爵床科的馬藍、豆科的木藍等植物莖葉,浸泡發酵後萃取出藍色色素,再加入石灰攪拌,使水溶性的色素變得濃稠,就可以製成藍靛染料販售。染色時加入草木灰水還原成液態,通過綁紮、縫合、摺疊等技法保留局部區塊的原本布色,展開後就能形成藍白相間的美麗花紋。藍染產業在台灣曾經盛極一時,1880年清朝咸豐時期,藍靛染料在外銷產業中以重量排行占第三位,僅次於米、媒,而金額更是高居首位。

其實在19中葉化學合成染料發明之前,人們身上穿著的衣服顏色都來自大自然。

天然染料  三種來源

根據《唐六典》的描述:「凡染大抵以草木而成,有以花葉,有以莖實,有以根皮,出有方土,采以時月。」可以看出草木染的普遍性,植物的根、莖、葉、皮、果實等各部位都能榨取汁液,提取天然色素來為織物上色。除此之外,天然染料還有硃砂、赭石、綠礬等有色礦物,以及胭脂蟲、紫膠蟲等昆蟲來源。

人類的染色文化發展很早。《周禮》中記載了負責徵收染色的植物的地官「掌染草」,又有天官「染人」掌染絲帛,可見在周朝,染色工藝已經很成熟。中國古代以青(藍色)、赤(紅色)、黃、白、黑五種顏色稱為正色,將正色通過複染混合,就可以得到綠、紫、粉等間色。唐代中期以後,顏色成為官服的區分:三品以上服紫、四品服深緋(深紅)、五品服淺緋、六品服深綠、七品服淺綠、八品服深青、九品服淺青。於是,民間的染坊也出現「紅坊」、「藍坊」、「雜色坊」等精細分工。

染色植物  豐富多樣

可以作為染料的植物非常多樣,如茜草、紅藍花、蘇木等植物能染出不同的紅色色調,七里香可以染出鮮嫩的綠色,黃色可能來自福木、梔子、柘黃,茶葉和薯榔帶來古樸的茶褐色,藍染植物則除了台灣常見的馬藍與木藍,尚有蓼科的蓼藍和十字花科的菘藍。我們眼中所見的植物顏色,並不等於染出來的顏色,例如藍草植物的莖葉看起來都是綠色,經過浸泡發酵後,卻能產生豔麗的靛藍色素。

草木染因不同植物的特性,而有著不同的染色方式,包括直接榨取植物汁液的生葉染;加入明礬、醋等媒染劑來調整色相、使顏色更持久的媒染;透過煎煮高溫讓色素附著在纖維上的煎煮染等等。植物染出來的顏色不像化學染料是固定的,染色時會受到溫度高低、色素含量不同,以及浸泡時間長短、染色次數多寡等影響,每次染出來的效果都不太一樣。可以說,每一件草木染織品都是獨一無二的藝術品,充滿手作的溫度,加上製造過程少了化學染料的危害,環保天然,是愛護地球的好選擇喔!

熱門新聞
訂閱電子報
台北市 天氣預報  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

《人間福報》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,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,乃以推動祥和社會、淨化人心為職志,以關懷人類福祉、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,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、廣度與深度,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;強調內容溫馨、健康、益智、環保,不八卦、不加料、不阿諛,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,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、延續宇宙無窮慧命,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。自許成為「社會的一道光明」的《人間福報》任重而道遠,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「傳播人間善因善緣」的理念之際,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,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,具體實現「人間有福報,福報滿人間」的目標。
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:70470026

 
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

Copyright © 2020 人間福報 www.merit-times.com
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