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懷古慨今】濟眾為先

星雲大師 |2022.12.10
3340觀看次
字級

文/星雲大師

信行法師,俗姓王,隋朝魏郡(河南安陽)人,又稱三階禪師,為三階教之祖。他十七歲出家,於相州法藏寺受戒,博覽群經,注重行持。信行主張佛陀時代為正法時代,正受教法時代為像法時代,而今正法、像法時代已過,正值佛教衰微之時,故經典與特定之佛,均無濟於事,乃倡三階新義,稱第三階佛教。

信行認為佛教必須因應時宜,實行濟度,不應空講理論。因此,不但極力宣揚

大乘菩薩的利他精神,並以「一乘菩薩」自許。他除親執勞役之外,並供養悲、敬二田,同時還仿效《法華經》中的「常不輕菩薩」,每次在道路上遇人,一概皆禮拜,稱為「普敬」。

隋文帝開皇三年,信行在相州光嚴寺發願為皇帝、諸師、父母,乃至一切眾生,施捨身命財物,建立禮佛、轉經、眾僧、眾生、離惡、頭陀、飲食、食器、衣服、房舍、床座、燈燭、鐘唄、香、柴炭、洗浴等十六種「無盡藏行」,並勸化信徒布施錢糧,由寺院庫藏統籌運用,供作修繕寺塔經藏,或救濟貧疾之用。後來,他創立「三階教法」,目的在讓大家體認末法時代的眾生,去聖時遙,顛倒錯亂,要藉著修持來發掘自性本具的佛性。由於他的行持嚴峻,躍出時流,而且教義簡明,易於行持,所以教徒雲集,門庭興盛。

隋開皇二十年至唐開元十三年,此派系四度遭到禁令與壓迫,安史之亂後,就漸漸沒落。信行於開皇十四年正月圓寂,世壽五十五歲。



釋初參曰:信行熟讀經典,將義理落實於生活中,發揮高度的淑世熱忱,度化末法眾生,並突破窠臼,應機施教,真乃大乘行人的典範。而今學人,有些往往流於空談義理,毫無實踐力,終日空喊「如是我聞」,卻無「信受奉行」,又有何用!

熱門新聞
訂閱電子報
台北市 天氣預報  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

《人間福報》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,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,乃以推動祥和社會、淨化人心為職志,以關懷人類福祉、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,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、廣度與深度,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;強調內容溫馨、健康、益智、環保,不八卦、不加料、不阿諛,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,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、延續宇宙無窮慧命,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。自許成為「社會的一道光明」的《人間福報》任重而道遠,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「傳播人間善因善緣」的理念之際,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,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,具體實現「人間有福報,福報滿人間」的目標。
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:70470026

 
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

Copyright © 2020 人間福報 www.merit-times.com
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