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叢林風光】萬緣成就水陸法會 承擔萬事實踐佛法

文/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 |2022.12.10
4781觀看次
字級
香燈工作需要細心、耐煩,了解整個程序的準備工作。圖/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
水陸法會,是中國佛教儀式裡,規模最大、最殊勝的法會。圖/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
同學在各堂口為信眾提供所需的服務。圖/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

文/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

水陸法會,是中國佛教儀式裡,規模最大、最殊勝的法會。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自開山以來,帶領僧信二眾弘揚人間佛教,以廣結善緣為原則,每年啟建水陸法會,皆希望以萬緣共成佛事,因此名為「佛光山萬緣水陸法會」;秉持歡喜心結萬種緣,方能共成萬種事,圓滿盛大的佛事,達到冥陽兩利,同獲法喜。

佛光山於日前舉行「國際萬佛三壇大戒」傳戒會,叢林學院的同學以虔誠清淨心投入各項事務;而新冠病毒疫情趨於和緩,也是信眾們精進用功的動力,僧信二眾接著開始為一年一度的水陸法會做準備。從法會前知客的各項準備工作、環境整理到香燈工作,老師帶領學生逐一確認各項銜接和細節,藉此磨練耐心與細心。

發心服務 眾緣成就

法會期間,叢林學院師生承擔大壇、華嚴壇、藥師壇、行堂、房務、文書等工作,乃至在全山各堂口服務回山的信眾。過程中,展現課堂所學習的佛法義理以及法務行政,了解到佛法必須實踐於人間,才能對自己、對他人有益。

開山寮特助慈惠法師勉勵同學,法會中唱誦和諧,法師領眾熏修,信眾專注修持,加上各項建築所共同營造的氣氛,倍感殊勝莊嚴,而這種莊嚴是由眾緣成就而來。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的遠見、慈悲與智慧,帶領我們創造、承擔並成就現在的佛光山,期勉大家在道業上精進、在常住事務上更要努力發心。



學生心得

男眾學部專修部一年級/陳志遠

在「華嚴壇」為信眾服務時,藉由「給」的實踐,體會到大師所說「佛光山是『給』出來的」涵義。在男眾學部教務長慧中法師的指導下,準備不同的結緣品給前來「華嚴壇」修持的信眾,並且在公布欄摘錄大師講述《華嚴經》的相關文章,讓大家更理解經典義理,更有信徒受到感動,發願下一世要來佛光山叢林學院學習。最後體悟到「只要有心,就不怕沒東西給大眾」,徹底實踐佛光山「給」的精神。



經論教理系/知傳

參與水陸法會期間,從「翻壇」中體會無常。因應法會程序,大雄寶殿內或殿外拜台的布置也會有所調整,這正是無常的體現。從中看見自己的起心動念、得與失,也發現個人的成就不離大眾。感恩家師星公上人悲心啟建萬緣水陸法會,讓我們能在這方淨土中,有了證悟的機緣。



專修班一年乙班/林小琪

在水陸法會中擔任機動組組員,其中的一項工作,是在「成佛大道」上擺放拜殿和椅子。因為參與信眾相當多,每堂佛事都需要排上一、二千張座位,若沒有師長和信眾的協助,是不可能在短時間完成,因而感受到集體創作的力量。叢林學院院長妙南法師也不斷地叮嚀,要「以大眾為優先」。一次與信徒打招呼,得到熱情的回應,體認到大師倡導人間佛教「以人為本」的本懷。



佛光山叢林學院,歡迎報名就讀。 洽詢電話:07-6561921 轉 3001~3002(男眾) 2050~2053(女眾)

熱門新聞
訂閱電子報
台北市 天氣預報  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

《人間福報》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,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,乃以推動祥和社會、淨化人心為職志,以關懷人類福祉、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,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、廣度與深度,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;強調內容溫馨、健康、益智、環保,不八卦、不加料、不阿諛,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,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、延續宇宙無窮慧命,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。自許成為「社會的一道光明」的《人間福報》任重而道遠,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「傳播人間善因善緣」的理念之際,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,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,具體實現「人間有福報,福報滿人間」的目標。
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:70470026

 
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

Copyright © 2020 人間福報 www.merit-times.com
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