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腔親善之家的概念,是希望儘早建立以家庭為中心,讓親子獲得口腔保健知識的管道。圖/兒童牙科醫學會提供
【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】研究顯示,超過9個月未定期檢查,會提高孩童齲齒的風險,超過24個月的就診間距,其風險更會大幅增加。一名五歲女童,因疫情拖延兩年,未進行口腔檢查,嚴重齲齒引發蜂窩性組織炎,後進行全身麻醉手術,拔掉9顆牙。
另一名青少年,近兩年從未看過牙醫,且日常高頻率飲用含糖飲料,但疏於口腔清潔,導致口內齲齒嚴重,伴隨脫鈣與牙齦發炎。
兒童牙科醫學會理事長李昀,昨(6)日在兒童牙科醫學會30周年記者會中表示,近來兒童牙科門診發現許多兒童及青少年長時間未回診,而延宕的口腔檢查,恐導致齲齒嚴重,且造成不可逆的口腔疾病。
李昀呼籲家長和青少年,把握「兒少口腔保健123」,包括「建立口腔親善之家DentalHome」、「確實口腔清潔」、「每日均衡飲食,維持一口好牙」,終生受用無窮。
根據衛福部調查,國小三、四年級學生中,約一成五半年沒有看牙醫,到了國、高中卻有超過一半的學生半年沒看牙。國小時能維持定期口腔檢查的習慣,到了國、高中階段卻難以持續。
李昀強調,多數牙科治療與齲齒相關,而口腔健康不只關乎全身健康,牙齒治療往往是不可逆的。希望家長能為一歲以前的孩子,建立「口腔親善之家Dental Home」,培養定期回診的習慣。
及早介入,可以在關鍵時刻提供預防性口腔照護,減少孩子罹患許多可預防的口腔疾病,及早發現,不僅可以減少治療的痛苦,也會連帶降低家庭支出,減少時間成本。
兒童牙科醫學會提出「兒少口腔保健123」呼籲一歲前建立「口腔親善之家Dental Home」。大合照居中者,為兒童牙科醫學會理事長李昀。圖/兒童牙科醫學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