透明軟骨再生 解膝蓋卡卡之苦

陳玲芳 |2022.12.03
716觀看次
字級
義大醫院引進日本自體軟骨細胞層片技術,幫助退化性膝關節炎病友找回行動力。中為義大院長杜元坤,右二為病友李先生,左三為病友李藥師。圖/記者陳玲芳

【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】年輕時籃球場上跑跳衝撞,使得57歲吳先生近年飽受膝關節提早退化所苦,不僅日常活動疼痛不適,膝蓋也常「卡」在起立坐下之間,難以順利邁開步伐。去年在義大醫院接受「自體軟骨細胞層片移植」治療,成功讓膝關節活動度解「鎖」,重拾自由自在的退休生活。

根據統計,國人膝關節退化的盛行率約15%,估計全台有350萬人飽受關節疼痛之苦。面對膝關節退化,過往主要視患者軟骨缺損與症狀嚴重程度,決定使用復健、口服藥物以及關節內注射等非手術療法緩解症狀,或是手術治療、更換人工膝關節。

義大醫院院長杜元坤表示,「自體軟骨細胞層片移植」可用於外傷性或是退化性引起關節炎合併軟骨缺損患者。經評估軟骨缺損在一定程度以內,先取出其自身膝蓋軟骨細胞,在體外培養成細胞層片,然後再手術移植回軟骨缺損部位,藉以修復缺損,緩解疼痛不適。

杜元坤指出,自特管辦法通過迄今,義大醫院已經完成60例自體軟骨細胞層片移植治療。術後追蹤發現,除了病患主觀感受明顯進步,經過MRI追蹤檢查也可看到患者透明軟骨再生,而且可以回到正常軟骨厚度。部分病友,甚至可達到完全健康膝蓋的狀態。

如58歲藥師李先生,也在今年八月接受右腳膝關節軟骨細胞層片植入治療。李藥師在疫情期間配合政策,協助將抗病毒藥物送往新冠確診者家中,某天送藥途中,因為患者所居住的三合院水溝沒有加蓋,雜草蔓生,一不小心就踩空、撞傷膝蓋。

李藥師說,這麼多年來看著來領藥的病人,從可以自己走路來、到行走困難、終至無法出門,認知到能不能好好走路,對於生活品質以及健康的影響實在很大。「原本膝蓋就有些退化,也聽說這項技術,結果剛剛好『撞到』,就覺得應該是注定要做治療。」

可量身訂作  非人人適合

「關節炎治療最困難在於軟骨再生!」杜元坤指出,關節軟骨多數為「透明軟骨」,這種軟骨具有黏性及彈性,可以保護骨頭間的撞擊及傷害,其功能就有如汽車避震器一般。

「移植的細胞可以堆疊三層到五層,根據病患的需求量身訂作。能成功培養出片狀、柔軟的『透明』軟骨層片。」不過,並非所有軟骨缺損患者,都適合細胞層片移植,杜元坤說,若是自體免疫、感染、癌症等造成的關節軟骨破壞,就不適用。

熱門新聞
訂閱電子報
台北市 天氣預報  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

《人間福報》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,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,乃以推動祥和社會、淨化人心為職志,以關懷人類福祉、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,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、廣度與深度,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;強調內容溫馨、健康、益智、環保,不八卦、不加料、不阿諛,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,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、延續宇宙無窮慧命,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。自許成為「社會的一道光明」的《人間福報》任重而道遠,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「傳播人間善因善緣」的理念之際,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,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,具體實現「人間有福報,福報滿人間」的目標。
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:70470026

 
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

Copyright © 2020 人間福報 www.merit-times.com
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