極致花之美 外太空看得見

 |2022.12.03
887觀看次
字級
海洋 日本花卉藝術家東信表示,花朵擁有獨特之美,能穿越時間、國家、語言及宗教的界限,讓所有人為它著迷。 圖/取自azumamakoto IG
外太空 日本花卉藝術家東信表示,花朵擁有獨特之美,能穿越時間、國家、語言及宗教的界限,讓所有人為它著迷。 圖/取自azumamakoto IG
雪地 日本花卉藝術家東信表示,花朵擁有獨特之美,能穿越時間、國家、語言及宗教的界限,讓所有人為它著迷。 圖/取自azumamakoto IG

【本報綜合外電報導】日本花卉藝術家東信(Azuma makoto)為了鼓勵觀眾欣賞及思考大自然與人類之間的關係,將鮮花帶入未知領域,近年在雪地、海洋、大峽谷、廢棄發電廠,甚至外太空展開「花卉雕塑」系列創作,拍出充滿詩意且震撼人心的絕美畫面。今年6月他更與團隊潛入海底,從無與倫比的角度與環境,挖掘鮮花之美。

在東京的AMKK工作室,東信帶領他的團隊在全球各地,進行無數的實驗性創作及展覽,他表示,花朵擁有獨特之美,能穿越時間、國家、語言及宗教的界限,讓所有人為它著迷。

太空凋零  看見時間與生命流逝

東信原先是一位懷有搖滾夢的音樂人,年輕時在花店打工,因此愛上了植物的力量與美,投入花卉藝術的領域,他成為時尚界爭先恐後想合作的對象,「如果鮮花象徵著地球之美,我該如何突破自然的界限?我如何才能將美傳送到目前尚不存在的地方?」他的答案是:把鮮花帶到外太空。

2014年,他曾與團隊將一籃鮮花及一株五針松植物盆景,運用巨型氦氣球升至3萬呎高空,再以Go Pro記錄植物於不同高度及氣溫下,從新鮮到凋零的變化,反映時間與生命的流逝。

2017年,東信又將3束花朵帶至外太空。這次的花朵更大,到達的高度也更高。花卉從地面到太空——分散、掉落——最後再回到地面,過程都被記錄下來,「這些植物、鮮花赤裸裸地暴露在外太空下是不是很美呢?透過將花朵放在一個他們不可能存在的空間,我正在編織一種新的美。」

2021年,AMKK 團隊把巨型花材帶到北海道的野付半島,在雪地向植物澆水,將之轉化成冰花雕塑。

此外,他也透過X光及電腦斷層(CT)掃描花朵的「微觀世界」,探索它們的內部結構及內心世界。

東信表示,花從發芽開始到開花、最終枯萎,每一刻都展示著不同的絕美樣貌,令人著迷。

海底布置 背氧氣筒與浮力搏鬥

今年6月發布的最新作品〈Botanical Sculpture × In Bloom project – Sea〉更是令人驚艷。

AMKK團隊將多種花材、甚至是芭蕉運至海底,工作人員穿著潛水衣、套上蛙鞋,背著氧氣筒下海,在水壓、浮力及溫度差異跟陸地極大的情況下,挑戰固定及布置花藝作品。

目前釋出的最新影片可以看到作品已經完成,花草們隨著海流緩緩搖曳著,散發一種奇幻又美麗的氛圍,然而植物本身需要空氣、土壤及陽光,意味著這項作品會跟著時間發生變化。

他突破框架的創作和思考,其實也和愈來愈虛擬的世界有關,他認為人們的感官因此變得簡陋且局限,在這樣的時代,藝術創作如何回應世界,就顯得更加重要。

對東信而言,花朵的美不僅限於盛開時,花朵的根部、內部結構,甚至凋謝後,都在展現著自然生物的生命力、創造力。

熱門新聞
訂閱電子報
台北市 天氣預報  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

《人間福報》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,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,乃以推動祥和社會、淨化人心為職志,以關懷人類福祉、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,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、廣度與深度,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;強調內容溫馨、健康、益智、環保,不八卦、不加料、不阿諛,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,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、延續宇宙無窮慧命,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。自許成為「社會的一道光明」的《人間福報》任重而道遠,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「傳播人間善因善緣」的理念之際,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,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,具體實現「人間有福報,福報滿人間」的目標。
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:70470026

 
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

Copyright © 2020 人間福報 www.merit-times.com
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