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文殊月曆】2022 拾貳月 文殊仗劍 斷除煩惱邪見

 |2022.12.01
11221觀看次
字級
文殊菩薩渡海圖 繪文殊菩薩從中國五台山駕雲渡海而下的情景。造型寫實,活潑生動,為當時眾所喜愛的主題。此圖以大幅畫作而著名,繪製於13世紀,1955年指定為日本國寶。 畫面主尊文殊菩薩騎獅,由善財童子為前導,于闐王手拉韁繩,兩旁隨侍最勝老人和罽賓國(今喀什米爾)僧人佛陀波利等眷屬。文殊菩薩趺坐於獅背蓮座;高綰的髮髻,置有五佛。身後環繞描有金邊的頭光及身光。左手執青蓮花,上置經卷,右手持智慧之劍,顯現猛之姿。 以暗色調的大海作為背景,起伏的波濤似層巒疊嶂,富層次感,烘托出海面的深邃和雲朵的湧動。其技法深受中國宋畫的影響,崇尚優雅細膩的藝術風格,成為鎌倉時代佛畫之特徵。 鎌倉時代(1185~1333)╱絹本設色╱ 高143公分寬106.4公分╱ 日本京都伏見醍醐寺藏╱ 圖╱世界佛教美術圖典編輯部提供

2022 拾貳月

文殊菩薩運用智慧與膽識,提劍殺佛,因而化解500名修行者險境的故事,為了印證文殊手持慧劍形象。

文殊菩薩為善住意天子說法,會中有精進500位弟子當下證得宿命通,因看見過去累世的自己犯下逆害父母、殺羅漢、壞佛寺等大逆罪,陷入「我怎麼可能殺人?我是這樣的惡人嗎?」驚懼中,心神大亂,心生退轉懷疑佛法。

此際,文殊提劍將砍向佛陀,佛陀配合文殊所創造出來的情境藉機說法,進而解釋因果道理及空性本質,直接開解弟子們的心結,讓原本深陷苦惱的500位的弟子,從情緒的束縛中掙脫出來。

文殊仗劍殺佛,其實是佛陀以智慧劍,斷除眾生執著於生死的妄想,文殊手中的寶劍,是代佛說法的智慧劍,斷除一切煩惱邪見。

《法句經》曾提到「對於過去作對的事情應該心存感謝,對於過去做錯的事情同樣也要心存感謝。」或許前世的無明種下惡因,但珍惜此生善自修行,「因」即可轉化為「逆增上緣」,同樣可以成就善果。

熱門新聞
訂閱電子報
台北市 天氣預報  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

《人間福報》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,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,乃以推動祥和社會、淨化人心為職志,以關懷人類福祉、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,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、廣度與深度,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;強調內容溫馨、健康、益智、環保,不八卦、不加料、不阿諛,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,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、延續宇宙無窮慧命,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。自許成為「社會的一道光明」的《人間福報》任重而道遠,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「傳播人間善因善緣」的理念之際,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,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,具體實現「人間有福報,福報滿人間」的目標。
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:70470026

 
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

Copyright © 2020 人間福報 www.merit-times.com
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