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師提醒愛美民眾,打玻尿酸應遵循「2高1低」挑選原則,亦即「高黏彈性」、「高塑型力」及「低致敏性」,才可兼顧美麗與安心。
【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】台灣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,全民戴口罩的習慣維持近三年,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1月底鬆口,將從12月1日起放寬戶外免戴口罩,逐步解除口罩禁令,預期也將帶動台灣「微整」潮。玻尿酸因成分可被人體自然吸收、沒有體內長期殘留疑慮,一直都是台灣民眾微整時的熱門選擇;醫師提醒,在疫情後時代施打玻尿酸,要特別小心過敏風險。
國外已有期刊論文指出,感染過新冠肺炎與施打新冠疫苗,都可能提高玻尿酸施打「過敏」的可能性。時尚美學診所院長楊宏仁醫師,整理出「2高1低」玻尿酸挑選法則,建議民眾在施打玻尿酸時,應挑選具備高黏彈性、高塑型力、低致敏性的玻尿酸,才可讓疫後微整,兼顧美麗與安心。
楊宏仁說,疫後診間出現許多微整過敏案例。過去常見的玻尿酸過敏比例約在0.02%到4%,不過近年醫界發現,新冠病毒及疫苗會改變人體內免疫的恆定狀態,無論是感染或施打疫苗後,短期內如果接受玻尿酸注射,都可能更容易出現過敏反應。
他指出,新冠病毒上的棘蛋白,易導致玻尿酸填充顆粒周圍出現「發炎」反應,導致施打後容易出現紅腫過敏;因此,即使是過去施打玻尿酸不會過敏的人,也有可能因為感染病毒或是接種疫苗,而出現過敏反應。
台灣疫情趨緩、口罩規範有望解禁,建議民眾可挑選「低致敏性」玻尿酸,降低玻尿酸中易引發過敏成分,並在玻尿酸與疫苗施打之間,保留4至8周的間隔時間,待身體自體免疫更加穩定後,再進行想要的微整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