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售咖啡豆種類以阿拉比卡豆及羅布斯塔豆為主,兩者口感略有不同,價格也有落差。圖/123RF
【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】市售咖啡豆種類以「阿拉比卡豆」(Arabica)及「羅布斯塔豆(Robusta)」為主,兩者口感略有不同,價格也有落差。因應台灣曾發生西雅圖咖啡標榜100%阿拉比卡豆的包裝產品,卻被發現含有16-OMC(16-O-甲基咖啡醇)成分,為保障消費者權利,台北市衛生局28日特別公布年度阿拉比卡咖啡「攙偽」檢驗結果。營養師表示,除了解鑑別方法,也要了解咖啡豆烘焙方式與營養價值,才可喝出咖啡的好處。
咖啡最著名的兩大品種為阿拉比卡、羅布斯塔,由於種植方式、處理方法不同,導致風味、口感等精細程度不同,商業價值也有差異,「羅布斯塔幾乎只有阿拉比卡的一半價格!」也因其價差,讓不肖商人將羅布斯塔咖啡豆或其它豆種,摻入阿拉比卡咖啡豆中,並標示為「100%阿拉比卡咖啡豆」,從中牟取價差。
衛福部食藥署,也即時公告咖啡豆中16-OMC檢驗方法。羅布斯塔豆中含有較高比例16-OMC成分,且此成分在咖啡豆高溫烘焙也不會消失,相較之下,阿拉比卡豆中的16-OMC成分含量極少。
台北市衛生局這次總計抽驗25件市售包裝標示100 %阿拉比卡咖啡豆進行「16-O-甲基咖啡醇(16-OMC)」檢驗,檢驗結果皆符合標示,宣稱僅1件產品標示貼紙「黏貼處有遮蓋到其他必須標示之項目」(包括內容物、淨重、容量或數量),衛生局已輔導業者相關法規,並改正標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