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本報新北訊】台灣糖尿病人口超過200萬人,患者一旦血糖控制不穩,容易造成腎臟損傷,進而引發慢性腎臟病變,甚至洗腎。台北慈濟醫院腎臟透析中心主任郭克林團隊研究發現,吃純素與蛋奶素的糖尿病患,能降低32%併發慢性腎臟病風險,建議患者應採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準則,若能以蔬食為主要飲食模式,更能有效預防併發其他慢性疾病的風險。
郭克林帶領研究團隊針對2005年9月5日至2016年12月31日,在北慈健檢的2797名糖尿病患者進行問卷調查,並分析患者飲食型態對慢性腎臟病的直接和間接影響。飲食模式分為純素食、奶蛋素食或雜食分別為207位素食者、941位蛋奶素食者和1649位雜食者,研究發現素食和蛋奶素食組的慢性腎臟病發生風險較低。
進一步分析糖尿病腎病變的危險因子,包括抽菸習慣、高收縮壓、高血脂質、長期血糖控制不良、高尿酸血症與高身體質量指數(BMI),郭克林說,素食與蛋奶素食的飲食模式,能夠降低高尿酸血症與高身體質量指數,進而降低慢性腎臟病發生風險。
郭克林表示,透過直接與間接的影響,素食與蛋奶素的糖尿病患者,能降低32%併發慢性腎臟病的風險,研究成果獲國外知名期刊《Frontiers in Nutrition》刊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