袋鼠育兒袋 哺育全紀錄

文/小C |2022.11.22
1606觀看次
字級
澳大利亞生活著大約250種有袋動物,其中超過50種是袋鼠。我們所認識的紅袋鼠,大約是在300萬年前開始從其他袋鼠進化而來。牠們的祖先從樹上移到地面上,隨著草原的擴大,變得更加多樣化,因此牠們選擇了一種非常有效的移動方式:「跳躍」來進化,幫助牠們能迅速逃離捕食者。圖/維基百科

文/小C

原來有袋動物很多種,除了袋鼠,還有袋狼、無尾熊、負鼠、袋貂、袋狸……等等,而且有袋類動物的袋口方向各有不同,例如袋鼠大部分用兩隻後腿站立與行走,身體基本處於直立姿勢,所以育兒袋袋口向前開,能防止幼兒掉下來;但是袋熊、袋狸的育幼袋開口則朝後,當牠們掘土挖洞時,泥土就不會進入育幼袋,像是無尾熊的袋子也是朝後的,肌肉有點像拉繩似的,能綁緊袋子,才能保護好牠的寶寶。如何,有沒有一種原來如此的覺悟?

肉團出生  狂鑽育袋

我們以袋鼠的育兒袋為例,來了解一下育兒袋的功能吧!

剛出生的寶寶是一個大約4公克重,像花生米大的紅色小肉團,牠會運用自己的前肢,順著袋鼠媽媽舔過的毛髮,爬進媽媽的育兒袋裡面去;一爬進去牠就會找到並咬住媽媽4個乳頭的其中之一,因為每隔一小段時間,乳汁會自動噴出給幼兒喝,若是寶寶不小心鬆口沒咬住乳頭,就會掉到育兒袋底部,有可能會因此餓死。

溫暖潮溼  成長天堂

在育兒袋裡的袋鼠寶寶大約20天左右,會一邊伸展身體,尾巴和四肢也一邊逐漸成形,溫暖潮溼的育兒袋大約總維持著35℃的溫度,很適合寶寶穩定成長。3個月後寶寶長出毛髮和爪子,成為定型的小袋鼠,5個月大左右,寶寶能自由翻身,6個月大育兒袋逐漸裝不下牠了,所以小袋鼠偶爾爬出育兒袋透氣,但是還沒斷奶,所以會不時要爬回去喝奶,而且外面的世界很危險,牠會常常躲回媽媽的育兒懷中。

你曾想過寶寶在這袋裡受到成長的保護,那麼牠的排泄呢?沒錯!也在這裡面!所以告訴你一個祕密:袋鼠媽媽偶爾會伸手進去把糞便掏出來清一清,或用嘴吧舔一舔,也同時為寶寶舔食清潔一下,畢竟袋鼠媽媽一年會生個兩胎輪流哺育,這裡是寶寶的養育溫床啊!

熱門新聞
訂閱電子報
台北市 天氣預報  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

《人間福報》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,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,乃以推動祥和社會、淨化人心為職志,以關懷人類福祉、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,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、廣度與深度,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;強調內容溫馨、健康、益智、環保,不八卦、不加料、不阿諛,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,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、延續宇宙無窮慧命,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。自許成為「社會的一道光明」的《人間福報》任重而道遠,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「傳播人間善因善緣」的理念之際,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,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,具體實現「人間有福報,福報滿人間」的目標。
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:70470026

 
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

Copyright © 2020 人間福報 www.merit-times.com
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