廟方將小琉球生態地標花瓶岩、海龜等自然資源放進廟宇雕飾中,希望讓前來參訪的民眾,也能體會維護生態的重要性。圖/小琉球水仙宮提供
【記者羅智華屏東報導】有別於其他宮廟大多以忠孝仁義的民間故事為創作主題,走進位於屏東縣琉球鄉的水仙宮,映入眼簾的則是裝飾在廟宇壁體上的花瓶岩、綠蠵龜等自然生態,廟方希望藉由與眾不同的主題創作,來呼籲社會大眾重視生態環保。
為響應地球只有一個的永續概念,公部門與民間團體這幾年,努力在小琉球推動海洋資源復育。而這股環保思維不只獲當地居民響應,就連供奉水仙尊王的水仙宮也以實際行動支持。
水仙宮總幹事蔡丁吉表示,為讓小琉球的生態之美永續傳承,廟方在神尊指示下,將小琉球生態地標花瓶岩、海龜等自然資源放進廟宇雕飾中,希望讓前來參訪的民眾,也能體會維護生態的重要性。此外,水仙宮在整修廟宇時,也全面更換LED燈具,希望發揮省電節能效果。
除響應環保理念,歷史悠久的水仙宮對宗教文化資產的傳承與發揚亦不遺餘力。像是水仙宮代代相傳的「欽點五毒大神陣」,不只是當地重要宗教活動,更被屏東縣府登錄為縣定民俗,是全國首個登錄為「無形文化資產」的五毒大神陣,可說是別具意義。
以五毒大神陣型式來說,台灣各地都不盡相同,像是琉球鄉的五毒陣型就是由刑具爺在前頭領軍,後方有武差爺以及五毒大神來呈現。藝陣成員臉譜也十分講究,會採用文臉或武臉,就連出陣時的形式都要由水仙宮先向神明擲筊、請示後才進行,過程與步驟都依循傳統儀軌、相當用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