藉由與廟宇結合,讓學生去探索語文、自然、生活等跨領域知識。圖/區公所提供
【記者羅智華台南報導】把古蹟廟宇化為教室!歷史悠久的府城開基玉皇宮與清大團隊、國小師生攜手設計教案,彙集為《成為文化知識家:帶孩子探索文化資產場所的奧秘》教學文本,並於今天正式發表,透過將語文及藝術等領域結合傳統禮俗融入教學,讓學生體驗廟宇文化多元面貌。
北區區長李皇興表示,西方國家會把文化資產當作學習場域,讓學子進行跨領域學習。
在這樣的思維下,也讓「古蹟就是教室」計畫誕生。由區公所邀請清大環境教育中心、玉皇宮及公園國小一同合作教案開發計畫,把古蹟廟宇與學生日常學習相互連結,將寺廟打造為活教室。
在腦力激盪下,也讓教案文本《成為文化知識家:帶孩子探索文化資產場所的奧秘》於今天發表。帶領團隊共同開發的清大副教授榮芳杰表示,新課綱訴求學生要擁有帶著走的能力,因此藉由與廟宇結合,讓學生去探索語文、自然、生活等跨領域知識。
像是教案「Oh My God」內容就包含玉皇宮的交陪境、有拜有保庇及擲筊看天意等單元,幫助學生透過觀察去發現問題、思考問題,並自然而然親近古蹟廟宇。對此,玉皇宮也期待這本教案能讓學生更了解廟宇文化。